作者﹕ 郎遙遠 杭州 作家
當代中國搞研究,好像無“眼球”就不“學問”了。
中科院國家健康研究組最近發布《國家健康報告》,賺足了媒體眼球。報告稱,國家健康是中國超越美國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本錢”。這份最新出爐的國家健康報告,提出中國超越美國的“路線圖”和“時間表”:2007年,中國國家健康就已超越美國;預計到2019年,中國對美國實現經濟總量的超越;預計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百年時,實現國際地位超越美國。
這是繼國家發改委專家提出“中華民族復興任務2010年已完成62%”之後,又一個官方權威智囊機構拋出的中國復興報告。這些貌似專業的研究報告,其實都是“自淫”,都是紙糊的魔幻天堂,一戳即破。發改委那個滿臉紅光的“復興指數”,已成為一個灰頭土臉的笑談。民眾掩鼻而過,不予理睬。中央領導也沒有因為“復興指數”勃起,而紓解了攻克改革難關的眉頭。不管自淫的復興指數多高,難關還在那裡,矛盾依然尖銳,民怨照舊沸騰,“復興牌”偉哥治不了意識形態的固步自封,也治不了政績縱欲的經濟腎虧。
發改委專家研究“復興指數”,也許是奉旨而為,拿著納稅人的錢,曲意逢迎,領導喜歡聽什麼,就怎麼論證,那是他們的飯碗。發改委專家提“復興指數”,拍一下權力馬屁,尚有一絲情有可原。但是,中科院是一個國家最高規格的科學殿堂,其使命是在國家科學技術上力求新突破、新成就。恪守科學倫理道德,是科研人員的起碼操守。科學家要經得住誘惑,不能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弄虛作假。雖然,中科院不是世外桃源,但科學家們除了科學研究,還有一個責任,就是守望社會的道德城堡。如果以生造硬套的概念,自圓其說的邏輯,去炮製“美國保守自戀,2049年中國將全面超美”結論,除了像發改委“復興指數”一樣,收獲笑柄,能有什麼積極意義?
若從國民健康的視野看,中國處在以資源、生態、民眾健康及尊嚴換取GDP快速增長的工業化時代,哪一個指標可與美國PK?若以傳統的指標衡量, 建國數十年來, 我國居民平均期望壽命從35歲增加到71歲,處於發展中國家前例, 超過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但若以國際上統一的健康評價指標衡量,中國與許多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在世界排名第81位。中國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與美國相差太大,不好意思對比。而當前中國工業化如火如荼,付出了生態環境破壞和惡化的不可承受之重。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許多經濟強市,居民癌症患病率直線飈升。中西部城市正在步沿海城市後塵,不惜代價發展工業。錢有了,健康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