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最近幾天來,印度和巴基斯坦邊界地區的太平景象被尖銳的槍聲打破。雙方軍人兩度交火,互有死傷,令人為之憂心。
新華社報道,回首歷史,印巴兩國早在1947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贏得獨立之時,就因克什米爾爭端而打上血與火的烙印,此後兩國又兩次大打出手,歷史創傷至今隱隱作痛。
此次克什米爾硝煙再起,正是傷口發炎先兆。印巴作為南亞地區兩個最大的國家,一旦衝突升級,釀成大戰,勢必將南亞地區拖入火海。好在兩國政府目前尚屬理智,正通過外交渠道進行溝通抗議,沒有讓軍事衝突進一步升級。
自印巴2003年11月達成邊界停火協議以來,邊界局勢總體保持平靜,雖然零星衝突偶爾發生,但即便2008年發生舉世震驚的孟買恐怖襲擊案件,兩國邊界仍基本穩定。此外,印巴政府一直在努力尋求改善雙邊關係,2011年,兩國通過“板球外交”和南亞多邊合作機制進行了高層會晤,並同意相互給予貿易最惠國地位,在簽證和邊界通關方面提供便利。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印巴人員交往和貿易均呈現明顯增長,對維護本國利益和地區安全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目前情況看,雙方各自內政問題一大堆,並且都面臨嚴峻的反恐問題,沒理由在邊界地區再挑事端,讓自己左支右絀。所以,印巴邊界的這次衝突應被視為偶發事件,不會導致大規模衝突。但畢竟雙方都有軍人死傷,且兩國軍方相互指責,因此有可能對兩國在2012年2月重啟的和解對話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克什米爾地區自1947年以來一直由印巴兩國分治,其歸屬問題也成為橫亙在兩國關係正常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礙。在兩國反恐任務日益艱巨的情況下,但願此次邊界衝突能夠增加雙方對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的緊迫感,化“危機”為“機遇”。
繼續維護邊界和平,停止軍事衝突,妥善處理分歧,避免事態擴大,增加戰略互信,是兩國政府的當務之急。畢竟歷史的傷疤還在,印巴切勿因“小”衝突丟了和平“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