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共患難?
其實,英歐關係“老大難”已不是新鮮事。早在歐盟建立初期,英國就自視甚高,不屑於加入歐盟。但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對英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持續發酵,英國經濟急劇衰落,歷經兩度徘徊後終於在1973年叩開歐盟的大門。
此後,英國對歐元區說了不,這被視為遠離歐洲中心的表現。布萊爾任職英國首相期間,也未能讓英國重返歐洲中心。如今許多英國民眾都認為,鑒於英國不是歐元區成員國,也不可能再成為歐元區成員國,那麼英國留在歐盟還有什麼意思?
諷刺的是,雖說英國不在歐元區,但歐債危機的誤傷仍是不言而喻的。受到危機拖累,英國經濟在2011年底至2012年初連續出現三個季度的負增長。儘管去年第三季度的數據顯示,英國經濟以1%的增長走出了衰退,但從長遠看,英國經濟內部的結構性矛盾依舊顯著。
因此,在期待歐洲盡早走出歐債危機的陰影之餘,英國也選擇了刻意與歐洲保持距離。在出手援助危機重災國時,英國政府表現得小心謹慎,並不願為歐債危機承擔過多的援助責任。
英國人的困惑其實不難理解,英國付出大量資金援助自己不願加入的貨幣體系,撇開精英階層的各種說辭,政府很難對普通民眾作出解釋。與此同時,在德法等歐洲主要國家探索經濟與政治一體化的道路上,英國隸屬於歐盟卻非歐元區成員國的身份,無疑是近些年來一系列英歐矛盾的根源。
針對現狀,英國國內有聲音建議,政府應盡早擺脫“投機”心態,不應以收回權力為動機就英國與歐洲的新型關係進行談判,而是應當利用這一契機,徹底反思,英吉利海峽兩岸在未來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新型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