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家幼兒園為孩子們舉行的一場“集體婚禮”引發網絡熱議。老師和家長證婚,孩子們身著禮服單膝跪地求婚、交換戒指、擁抱、親吻……全程模倣正規婚禮舉行。
園方稱,這是為了讓孩子提前對婚姻有所了解,消除好奇心,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但是,教育專家不禁擔心,這番“copy不走樣”是否太早了些?
性別教育循序漸進
“婚姻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幼兒園的孩子不可能理解婚姻的本質。盛大的儀式反而容易讓孩子們將婚禮和婚姻混淆,不利於其心理髮展。”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係副教授、教育心理學博士錢文認為,希望通過一場婚禮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只是大人的主觀願望,並沒有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有時,孩子們會學著大人的樣,對喜歡的異性小夥伴說“我喜歡你”甚至“我愛你”。錢文強調,3至6歲孩子的“喜歡”和“愛”,只是表達單純的友誼,表示他對某個夥伴某方面能力的欣賞。根據孩子年齡特點,循序漸進給孩子適當的性別教育,才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職責所在。小班的孩子或許只能從外貌特徵對性別有所了解;從中班開始,可以逐步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了解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到了大班,應該逐步讓孩子產生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性別期待”,例如,男孩應該勇敢、有情有義、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女孩應該做事細致,善於表達和溝通等。
理解天性巧妙引導
開魯路幼兒園小班教研組長吳湫蓉覺得,如何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同時,加以合理引導,考驗的是老師和家長的智慧。
在多年執教過程中,吳老師發現,中大班的孩子特別喜歡角色扮演遊戲,在教室內,她創設很多模擬環境,滿足孩子的需要。跟著父母參加婚禮歸來,有的小姑娘喜歡披著紗巾、戴上小皇冠,告訴老師,“長大也要當新娘,因為新娘很美。”吳老師不會強化“婚姻”的觀念,而是從孩子對美的向往加以引導,鼓勵孩子到教室內的“美容店”“化粧室”玩遊戲。“孩子們很天真,對成人世界的一切他們都很好奇。”吳老師告訴記者,班上有個孩子參加追悼會回來,竟然像模像樣在班上組織了一場葬禮!有孩子躺在地上扮演逝者,一群孩子覺得好玩,跟著一起鞠躬甚至大哭起來。看到孩子們的自發行為,吳老師沒有簡單地說“不”,而是告訴孩子們,“哭是為了表達對逝者的懷念”“應該懷念逝者身上那些我尊敬的品質”,巧妙地將負面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思考。
吳老師說,如今,很多年輕的家長喜歡開玩笑地給孩子們訂“娃娃親”,早早幫孩子認定“男、女朋友”。對此,吳老師覺得,偶爾說說無傷大雅,但是,如果過於強化這個觀念,會讓孩子產生“他只能跟我玩”的觀念,限制了孩子的交友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