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盡早達成戰略共識意義重大
德國智庫專家認為,中國要把握好戰略機遇期牽涉面廣泛,在對外方面,促進中美戰略共識,延長和平發展時間、鞏固中歐關係都是關鍵環節所在。
一是促成中美戰略共識,化解周邊環境風險。桑德施耐德認為,環西太平洋帶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點。美國所謂的重返亞太並不是一種戰略重點的轉移,而只是一種再平衡或再聚焦。他說:“未來中美和平合作與共同解決該地區包括領土爭議在內的所有問題、避免出現軍事對抗至關重要。”
辜學武認為,中國要緩和與日本和其他東南亞國家在領土問題上的衝突,代價最小的方式是與美國達成新的戰略共識。相比近交遠攻,通過懷柔亞洲而制衡美國,中國遠交近攻,通過與美國達成全球戰略共識而穩定亞洲付出的政治代價更小。“如果中國能以尊重美國在中東、伊朗、阿富汗、核擴散等問題上的訴求,換取其對中國核心利益的尊重和支持,將會敲山震虎,分化矛盾,迫使亞洲各國就範。”中美達成新的戰略共識的意願越高、速度越快、關係越穩定,二者摩擦強度就越低,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等國的活動空間也就越小。
二是延長和平發展期,承擔更多國際責任。辜學武認為,中國最終崛起至少有四個標誌:大陸台灣和平統一、西藏新疆長期穩定、政治維穩壓力消失、全球投放能力形成。而要實現這一點,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至關重要。為此,中國需盡最大努力避免戰爭,可考慮與相關爭端國家加強溝通,以贏得寶貴時間,盡可能延長和平發展戰略期。與此同時,中國要進一步明確海洋戰略,加快建設一支擁有全球投送能力的海軍力量。
桑德施耐德認為,中國奉行“韜光養晦、有所作為”在當下依然是一個絕佳的外交理論,但是隨著全球影響力的增加,中國終將面臨其他國家對中國在解決全球問題上更多作為的期待。中國遲早都要正視的事實是:所有合作夥伴都期待中國承擔比現在更多的責任。
三是鞏固中歐雙邊關係,提升對歐支持力度。辜學武認為,中歐關係是目前中國所擁有的最好雙邊關係之一,中歐之間的實際摩擦集中於相對容易處理的經濟與貿易摩擦。儘管中歐關係之間的難點是意識形態和人權問題上的矛盾,但中方沒有必要刻意化解,因為到目前為止這並未影響中歐全面務實合作,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國的日益進步,這些矛盾會自然解決。
辜學武建議,中國發展中歐關係,可通過支持歐盟深化一體化,建立財政聯盟來走出危機,並以加大對歐元穩定機制的支持力度等實際行動幫助市場恢復對歐元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