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為什麼三公經費不能列出各部門的明細?”“為什麼發改委2013年報告與財政廳的預算草案中出現部分數據不符?”“為什麼廣東省的教育投入沒有達到GDP的4%”…… 27日,在廣東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韶關代表團審議財政預算報告時,面對代表的連番提問,廣東“財爺”———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一一回應。
問:三公經費為何只列大類?
答:嚴格說來沒有專門科目
三公經費首次被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就成為關注熱點。有代表提出,為什麼三公經費只列出了六大類,而看不到各個部門的詳細預算?
對此,曾志權回應:“三公經費嚴格說沒有專門的科目,是從各部門的預算匯總出來的。預算需要人大審議通過後,走完法定程序。然後我們會通知各部門執行。到時2013年財政預算會上網公布,而各部門的三公經費也會公布。”
“我們希望讓大家來議,大家來看,大家來監督。”曾志權透露,今年八九月份經過人大審議後,2012年的決算也將會上網公布。
問:十件民生實事投入減少?
答:表述過程中存在疏忽
省人大代表、韶關北江中學校長黃葉亭在審議政府財政預算時提出:“財政廳的預算草案顯示,對於十件民生實事的投入是增長的。但發改委的報告則顯示2012年全省撥付十件民生實事資金1649.81億元,2013年省財政投入592億元,全省共投入1576億元;而且,十個民生項目並沒有具體比例,到底哪個項目安排多少,這與財政預算很不一樣。同是政府部門的報告為何會出現不相符合的地方?”
“發改委的數據是拿2012年、2013年的預算數和2012的決算數對比,可能在表述過程中存在一些疏忽。實際上用於十件民生實事的投入是增加的,”曾志權表示,“在十件民生實事上沒有這麼具體,我們溝通後認為財政預算上很具體了,所以發改委和政府工作報告就沒有這麼具體。”
問:教育投入是否存在差距?
答:區域內無法占GDP的4%
“按照國家規定,對於教育的支出應該占GDP的4%。在預算草案中,2012年廣東對教育支出1466.49億元,而去年的GDP是5.7萬億元,教育支出只占了GDP的2.57%。這是不是意味著廣東在教育的投入上存在800多億元差距?”黃葉亭提出。
“作為全國來說,教育要占GDP的4%,對區域來說,沒辦法拿GDP來相比。因為地方財政收入分級次,地方要交給中央一部分錢。廣東的財政收入1.47萬億,但是廣東省能用的大約1萬億,”曾志權解釋,“所以中央要求不是每個省都要達到GDP的4%。中央下了計劃,2012年對廣東要求對教育的投入要占財政收入的20%。我們2012年對於教育的投入占了20.42%。”曾志權透露,今年廣東將在教育方面投入1466億元。
有記者提出,目前廣東有些高校還息是財政撥款。對此,曾志權表示:“廣東高校我個人認為已經很幸福。建設大學城省裡拿了150個億。這幾年又陸續投了二三十個億用於高校發展。高校一方面要加快發展是必要,但要結合實際,完全過度超財力發展不可取。前幾年有些高校四處舉債沒人監管,這裡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學科設置重複,整合效果不好,在校投資管理出現問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