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發展的“潤滑劑”
李克強所倡導的城鎮化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社會各方面改革和進步的“潤滑劑”。
2012年4月,李克強發表在《求是》雜誌上的文章指出,推進城鎮化,要努力在改革攻堅中破解深層次矛盾。圍繞城鎮化發展中面臨的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戶籍和社會管理、資源支撐和生態環保等問題。
目前,我國在土地、戶籍、住房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存在諸多弊端,“二元結構社會”問題日益突出。上述學者認為,城鎮化與人口、財政、區域經濟、農村建設等都有密切關係,在城鎮化這一主題的串聯下,有利於推動中國全方位的改革和進步。其中,最受關注的戶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領域的改革必然走在前端。
他同時認為,李克強思路裡城鎮化的“潤滑”作用絕不止於此,還在於對中國經濟更大層面的調動和推進,城鎮化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舉措之一。
對此,李克強在省部級領導幹部推進城鎮化建設研討班學員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時曾提到,要實現從中等收入國家進入高收入國家的目標,必須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工業化處於主導地位,是發展的動力;農業現代化是重要基礎,是發展的根基;城鎮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能夠一舉托兩頭,有利於促進工農和城鄉協調發展,可以有效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城鄉居民收入。
在李克強的“新型城鎮化”字典裡,“人”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因素。上述專家認為,新型城鎮化之“新”在於強調了人本和可持續,
1月15日,李克強在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考察調研時指出,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農民。要走集約、節能、生態的新路子,著力提高內在承載力,不能人為“造城”,要實現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融合,讓農民工逐步融入城鎮。要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提供市場,實現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