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潛力和機會不等於現實,要實現“城市夢”,中國也面臨挑戰和困難。
顯然,舊城鎮化道路已失去動力,新型城鎮化需要讓農民落腳城市,但目前中國的流動人口還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實際上是“身在城市,腳在農村”。如何做到以人為本,讓廣大民眾安居樂業,是衡量城鎮化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尺。
因此,新型城鎮化是涉及多項改革的龐大系統工程,包括戶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政策、財稅體制、地方投融資體制、行政區劃等多方面。做得好,將推動中國的整體改革進程;出現失誤,將產生新問題。人們希望此次全國“兩會”能予以深入探討,進一步拿出科學方案。
不少人呼籲,中國的城鎮化建設,要力戒形象工程,不能搞成長官意志下的“大躍進”,要做到以“人的城鎮化”為重心。
資源能源和生態環境壓力也是中國城鎮化面臨的嚴峻問題。新加坡《聯合早報》一篇報道認為,如何推動“健康的城鎮化”,在城鎮化建設大潮中把對環境的傷害降至最低,勢將成為中共面對的一大挑戰。
因此,如何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也將是“兩會”上的熱點。
對此,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認為,中國城鎮化要虛心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成功經驗,重視科學的城市規劃和管理體系。“但不能走當初西方國家城市化過程中過分依賴化石燃料的高耗能之路。”潘家華說。
還有受訪專家認為,中國人口多,不可能靠幾個城市圈和少數經濟發達地區來完成人口的城鎮化。因此,應該著力建設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這樣既有利於引導人口合理流向,讓更多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又有利於避免城市過大而產生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城市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