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債務高企,財政虧空的境況下,英國政府也曾下決心實施財政緊縮計劃。自2010年英國聯合政府上台執政後,英國迅速出台了大幅削減公共開支的緊急預算案,擬在2015年之前實施削減1130億英鎊的公共開支,並通過增加稅收實現財政平衡。然而,大規模減赤談何容易,削減公共和福利開支不僅遭到了國民的抵制和反抗導致激烈的社會動蕩,也傷及了本已十分糟糕的經濟,加劇經濟衰退。
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較第三季度萎縮0.3%,2012年全年將萎縮0.1%。在過去短短四年時間裡,英國經濟就經歷了兩次衰退,而現在可能正處於第三次經濟衰退周期的邊緣,從而進入所謂的“三底衰退”,預計到2015年才可能重返危機前的水平。(查看英國宏觀經濟數據)
英國似乎陷入了經濟周期和債務周期相互影響的惡性循環之中,巨大的債務壓力直接威脅著英國的融資能力。削減債務一般有四種方式被採用:債務違約(債務重組)、財富轉移(通脹稅等)、債務貨幣化(量化寬鬆、本幣貶值),以及財政緊縮(削減開支、增加稅收)。前三種並未從根本上削減債務,而是通過債務的轉移或財富幻覺等方式實施變相違約,最後一種方式才能夠真實削減債務。但在財政政策受限的情況下,用貨幣政策替代不得不成為英國採取的模式。
事實上,2008年之後歐美主要央行的邏輯,是央行與財政關係的重新定義,這種重新定義實際上讓中央銀行走上了一條“去獨立性”之路。觀察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英國央行的量化寬鬆或准量化寬鬆政策,其貨幣政策目標已經清晰地變為,竭力維持岌岌可危的政府債務循環。
比較而言,英國央行量化寬鬆政策絲毫不遜於其他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到目前為止,英國央行已經向該國金融體系注入了3750億英鎊(約合3.66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根據英國央行近期議息會議紀要顯示,英國央行委員會正考慮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降息、購買英國國債以外的其他資產,以及調整銀行存款準備金利率等,特別是信任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是曾任職於高盛的鴿派,未來繼續通過量化擴張資產負債表和貨幣貶值消化債務將會成為英國化解危機的不二選擇。
目前,英鎊兌美元已經跌至兩年來新低,而此次英國主權信用遭降級無疑將進一步打開下跌空間,似乎更迎合了英國主動推動英鎊貶值的戰略意圖。再加上來自於外部的做空因素,做空英鎊的力量在不斷積聚。數據顯示,過去五個多月以來,做空英鎊的投機者首次超過了多頭,英鎊空頭僅次於日元成為第二大空倉,這將預示著繼去年10月以來美元貶值以及日元貶值之後,英鎊貶值正在開啟本輪全球貨幣戰的第三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