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3日電/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3日表示,本屆政府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是顧及各方面對資源的需求,但不能代替政策局制訂政策。
曾俊華當日發表網文稱,預算案在發表後引起了不少討論,被不少人認為只著重沒有長遠效益的非經常開支,沒有盡力增加經常開支,批評預算案沒有遠見和長遠承擔。
曾俊華表示,今年的經常性開支增加了約276億港元(10.5%),其中社會福利開支增加130億港元、醫療增加27億港元丶教育増加23億港元。這些增撥的經常性資源,將持續地改善多方面的公共服務。
而非經常性開支也絕非沒有長遠效益。今年非經常性開支預算有1487億港元,佔總開支約三分之一,包括基礎建設及一次性注資僱員再培訓局、關愛基金 、語文基金、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等。基建開支用於修橋築路、興建學校、醫院等等,相信沒有人會認為只有短期效益。
曾俊華表示,政策局制訂新政策時,必須想得透徹,顧及配套,針對性地投放資源。他舉例說,勞工及福利局的同事注意到安老院舍護理人手不足,將會成為服務供應的瓶頸,所以局方建議增加培訓護理人員的資源。他完全同意這一建議,並在資源上全面配合。而如退休保障、十五年免費教育等項目正由相關的政策局和委員會進行研究,當這些政策明確後,他會在未來在預算案中提供適當的資源配合。
曾俊華表示,目前外圍經濟仍然不穩,美國復甦步伐仍然緩慢、歐洲仍未走出衰退的光景,香港經濟只能維持低增長。在這個環境下,擴張性的政府開支預算可以提振經濟,維持經濟動力,保障就業。而僅佔總開支7.5%的330億港元短期紓困措施,可以直接令大多數市民手上多點現金,提高他們的消費力,有助維持消費信心,是經濟提振組合中重要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