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馬英九昨天與國際學人對談時聲稱,他並沒計劃訪大陸,或與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會晤。因一旦見面,“該以什麼頭銜稱對方?”他稱,雖然對岸有意進行政治接觸,但可能碰觸主權問題,將使兩岸關係更棘手。
中國時報報道,馬英九昨出席傅爾布萊特年度研討會,向來訪國際學人介紹近五年兩岸進展,並說明台方對東海、南海主權爭議採取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主張。
來自美國學者問“馬習會”的可能,馬英九回應,基於政治現實,他並沒機會與習近平會晤,在任內也不打算訪大陸。“若與習近平會晤,該以什麼頭銜稱呼對方?台灣民眾不可能接受‘馬主席或馬教授’,他也不可能以官銜稱呼習近平,兩岸政治定位即成一大難題。”
與會者請馬英九進一步說明“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定義。他說,依“我國”“憲法”,主權範圍涵蓋中國大陸,但治權不及於大陸,兩岸唯有承認此一治權不及對方的現狀,才能擱置爭議,加強交流。
至於兩岸與外交的交互影響,馬英九說,他上任後打破外交與兩岸惡性循環,在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後,台灣國際參與也有所擴展。
談到“Chinese”與“Taiwanese”差異,馬英九說,從文化和歷史看,“我們是Chinese(華人、中國人)”,但兩岸社會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有九二共識,在主權問題上求同存異。
至於自己“中華民國總統”或“台灣總統”時,他說,自己是“中華民國總統”,就像荷蘭國名有Holland和Netherlands兩說,大家都知“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毋須特意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