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 完成任務後將留在月球
葉培建介紹,完成工作後,嫦娥三號不會回來,將留在月球上,待供電等系統停止工作後,它就“休息了”。作為嫦娥三號的“姐妹”,嫦娥四號將於稍後發射,“如果嫦娥三號任務完成不好,那麼嫦娥四號繼續完成嫦三的任務,如果完成得很好,那就可以做別的事兒,比如找新的落點,做新的實驗。”
三年前發射的嫦娥二號探月衛星,前不久剛剛突破2000萬公里深空,下一步將何去何從?葉培建介紹,今後我們主要是跟蹤嫦娥二號,不再賦予它新的任務,它有可能一直順利地飛向更遠的太空,超出地球能看見、聽見的能力,也有可能因部件失效後失去聯繫。
葉培建介紹,我國無人月球探測的第三步將是採樣返回,探月三期目前已有序開展工作。嫦娥五號落月後,將會從月球上採集樣品並返回地球,那將突破月面採樣、月面起飛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從月球返回等技術難題,中國的航天技術就會有更大的提升。說到這裡,他對前景和年輕隊伍充滿信心。
葉培建特意提到嫦娥任務的年輕團隊,“70後是骨幹,80後是主力,其中還有兩位女性副總設計師。”
其他熱點
擔憂 北斗系統難在普及應用
“至於衛星方面,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北斗導航衛星的應用。”葉培建表示,北斗現在已發射16顆衛星,實現區域導航能力,但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普及應用。目前老百姓用慣了GPS,而北斗導航產品如果沒有一定的用量,就無法降低價格,完善性能。
“中國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導航系統,將來萬一出問題,別人是不會提供這個服務的。”葉培建指出,任何一個系統開始運行必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在使用中去完善,且沒有一定數量的用戶,價格下不來,沒有新的研發資金投入,就會阻礙性能優化。
怎麼能讓更多國人用北斗導航系統?“首先是提高北斗的服務性能,降低價格,此外不能強制,還得有點民族主義。”葉培建笑著說,“這就要大家一條心,要向有些國家學習,能不能少用外國人的,像印度政府官員的車幾乎沒有進口車,坦率地說,在這一點上,我們有差距。”
遺憾 自主火星探測尚無計劃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2011年隨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發射失敗後,暫無進一步探測火星的行動。
“這個提案沒實現,我心裡很不舒服。”葉培建表示,曾在幾年前提交了於2013年自主探測火星的提案,遺憾的是因種種原因,我國至今尚無火星探測計劃,而印度人今年要實現火星探測了。
葉培建提到,搞“嫦娥一號”時,航天人就想去探火星,當時條件尚欠,但我國現在已具備火星探測能力,且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的週期是26個月,今年正值窗口期,錯過就要再等兩年多。“至少目前無人的火星探測,實施條件肯定好於載人登月,只要下決心三五年肯定可以實現。”葉培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