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效率低40年來屢敗屢戰
印度一直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軍火進口大國,新德里也試圖培植本國軍工能力,可大筆軍費花出去了,也未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國產化優勢。
上世紀70年代起,DRDO啟動了不少規模龐大且資金充裕的防務項目,用意是替換現有的外國戰鬥機、坦克和導彈。但幾十年過去,這些項目花錢不少,但沒有一樣東西能讓軍方滿意,最後又得回到對外採購的路上來。這些項目中,印度國產輕型戰鬥機(LCA)和“阿瓊”主戰坦克都大幅度延期。而在裝備採購上,印度為了防止外國承包商行賄,而採取政府對政府談判的形式,印度軍隊無從發表專業意見,也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先進技術。
實際上,印度國防系統最嚴重的腐敗是“錯誤的決策”,由於新德里總是片面強調“扶植本土軍工業”,輕信DRDO的種種承諾,為其提供巨額資金支持,出現問題後又不嚴厲追究,這種怪現狀使得印度軍工產業的效率極為糟糕。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曾邀請英國物理學家布萊科特對該國的軍備可持續發展體制進行評估,布萊科特在最後遞交的報告中建議,印度的國防開支最好不要超過GDP的2%,推行有限的軍事現代化,他還建議由國家出資並控制軍事技術研發機構。正是這樣的結論,才造就了今天印度軍事科研機器的“詭異”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