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對話不等同於正式政治談判”
大陸對台工作主張“先易後難”,那麼,究竟何時是觸碰“難點”的時機?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討論發言時表示,兩岸進行政治對話時機已趨於成熟。
倪永傑說,所謂兩岸政治對話,只是一種政治互動的形式,一個增進了解、縮小分歧、尋找共識、增進互信的過程而已,只是兩岸就雙方關心的政治議題交換意見、梳理分歧、增進共識,探討雙方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尋找合適的途徑、渠道。但是政治對話不能等同於正式政治談判。
國台辦副主任兼海研中心主任孫亞夫表示,兩岸關係往前走,會碰觸到政治。“雙方要繼續為解決今後的政治難題創造條件”。
張志軍就解決兩岸政治問題提出三點看法:一是要正視這些問題,不應有人為設置的禁區;二是要積極思考,努力探尋解決之道;三是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逐步累積共識。他指出,當前,由兩岸民間開始對話,是一條可行途徑。由兩岸智庫共同召開和平論壇進行研討,也是一個很好的倡議。
綠營學者表達與中共對話意願
兩岸關係全面發展,當然包含大陸與台灣綠營改善關係。6名綠營學者參加了此次研討會,成為媒體焦點。他們包括謝長廷系的“台灣維新基金會”學術顧問謝敏捷,研究員朱政騏,蔡沐霖,前民進黨“立委”、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郭正亮,專欄作家吳子嘉及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
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由此關上了與大陸的對話之門。去年謝長廷訪京提出“憲法各表(台灣和大陸各依‘憲法’來表述兩岸關係)”,希望以此代替“九二共識”。朱政騏在研討會上提出,中共十八大把“九二共識”放進了政治報告,所以應該以“憲法各表”取代國民黨的“一中各表”,而不是取代“九二共識”。朱政騏批評,“一中各表”縮小了“九二共識”內涵,是一種“零和遊戲”。
研討會上有台灣學者認為,謝系修正後的提法,距理論突圍更近了一步。吳子嘉預測,民進黨展開與大陸對話的機會仍在。陳淞山則認為,台灣朝野政黨都應建立兩岸政策定位與發展的對話與溝通管道;兩岸要建立國、民、共三黨政治對話與溝通平台;大陸要積極處理與民進黨的交流及對話關係。
大陸學者也主張,北京應擴大在台的交流對象範圍。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徐博東指出,未來兩岸不應該僅局限於國共交流與對話,應該適當展開多黨的接觸與交流,像民共交流、國共交流甚至國、民、共三黨交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