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兩岸走和平發展路線,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特別是在世界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帶動台灣經濟的發展,使台灣經濟及早走出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兩岸簽署了包括ECFA在內的18項合作協議,台灣輸往大陸的貨物有500多種可享受關稅優惠,更多地讓利於台灣,兩岸民眾共享和平紅利。
而在台北舉行的第七屆台美貿易暨投資框架協議(TIFA)上,對台灣方面希望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FTA)以及加入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P)”,美方代表則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台美簽署的TIFA,因雙方經濟規模的巨大差異性,美國政府索取的多,台灣獲得的少,實則是一份不平等協議,反而成為美國打通台灣市場的工具。而在兩岸ECFA協商中,台灣獲得大陸方面更多的讓利對待,突顯了兩岸是一家人。然而,即便美國如此,台灣當局寧可犧牲自身利益也要與美國靠攏。
在美國和日本強大的政治壓力下,馬英九三番五次地申明不與大陸聯手保釣、兩岸政治對話時機不成熟等等,仍然把持“只經不政”的思維,顯然已不適宜於當前大形勢的發展。比如,在南海和東海問題上,兩岸雖不能實現合作,但至少在政治上達成某種共識或默契,而不至於出現相反的聲調。就在中日因釣魚島問題劍拔弩張之時,而台灣卻經不住日本的誘惑,開始第17次漁權談判。沒有主權何來的漁權,怎麼談漁權?在維護主權和領土上,台灣當局或受於外部的壓力,明顯出現相左的動作,顯然是不合適的,反使日本等國離間之計得逞。
美國自身經濟發展低迷,難以實現重振,台灣想依靠美國提振經濟,看來選錯了對象。馬當局只有依靠大陸才能進一步提振經濟發展,逐步擺脫困境,走出當前的危機。然而,自2012年馬英九連任成功後,對待兩岸政策上卻更趨於保守,不是進一步解放思想,而是裹足不前,畏首畏尾。特別是在兩岸政治議題上極力回避,更不敢涉及,可謂談“政”色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