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祭奠張國榮成粉絲文化新案例 警惕負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3 06:27:05  


  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4月1日是張國榮去世10周年,某網站微博設立“張國榮十年祭”微話題,截至1日23時,參與討論的帖子超過2000萬條。同時,張國榮生前經紀人陳淑芬披露的所謂“神秘訊息”成為昨天最熱門的網絡話題,網友看後紛紛大呼“坑爹”。有專家稱,這些現象為學界提供了研究我國“粉絲文化”的最新案例。

  陳淑芬是在3月31日香港紅磡的張國榮紀念演唱會開場時披露這條消息的:“2003年4月1日晚上6點43分,平地一聲打碎了好多人的心……聽到一個聲音跟我說:‘我終於可以好好地、舒服地睡一覺’。”“秘密”揭曉後,網友稱之為陳淑芬的臆想,炮轟她通過這種方式來消費張國榮。

  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孫紹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類炒作能夠奏效,說明了“粉絲文化”在當下的影響力已經日益擴散。顧名思義,“粉絲文化”是一種由“粉絲”形成的次文化現象,它生發於明星崇拜,卻有著比明星崇拜更濃鬱的商業甚至產業色彩,其背後的心理動因是大眾的情感投射。儘管“粉絲文化”的對象都是明星。對此,研究者的解釋是,當明星的生命定格在生命最華美的那一刻,會更加激發出大眾的惋惜、哀痛和迷戀等複雜情緒。1955年,只演過3部影片的好萊塢影星詹姆斯.迪恩因車禍去世,年僅24歲;至今每到他的祭日,世界各地仍有無數影迷用他生前最喜歡的運動——賽車來紀念這位偶像。

  美國學者亨利.詹金斯和約翰.費斯克看到的是“粉絲文化”的積極一面,認為“粉絲”比普通大眾更具有辨識力和創造力,善於從包括明星在內的文化產品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產品和文化。對於這一點,網上眾多版本的“粉絲”自制張國榮紀念視頻算是一個例證。

  與此同時,也有學者提出,應對“粉絲文化”的負面影響給予必要的警惕。有一部分“粉絲”陷入對明星的強烈幻想之中,從而出現失控行為。這一說法的最有力證據,就是1981年,美國影星朱迪.福斯特的影迷為了引起她的注意,就去暗殺裡根。(邵嶺)
 
  (来源: 文匯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