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台灣政治大學國發所特聘教授童振源,接受中評社訪問時指出,兩岸服務貿易協定談判已接近尾聲,最後可能又是大陸對台灣開放幅度大一些,如果開放幅度有限,將使台灣無法善用大陸服務業市場的規模經濟、也不能妥善開放服務業,提升競爭力。
童振源指出,據了解,目前台灣向大陸爭取擴大開放的有批發零售、物流、金融、觀光旅行、醫療、電信、影視等,但即將結束的兩岸服務貿易談判,僅觸及50、60項市場開放,未來實際開放數量可能更低。相較之下,大陸對香港和澳門在雙邊開放的服務部門約有80多個;幾可確定台灣所能獲得的開放幅度,將不如港澳。
童振源建議,在談判策略上,台灣除了務必要求大陸開放其對多數國家和地區開放的上述部門之外,也應該盡力爭取大陸單獨對港澳開放的部門:法律、會計、信息技術、電信、建築、分銷、教育、金融、社會、飯店餐飲、導遊、文娛、環境質量監測、汙染源檢查和各項運輸服務。
我們認為,童振源的要求當然是對台灣經濟的發展有重大利好的,站在台灣的角度,必須這樣去爭取。
不過,我們要指出,台灣要求大陸全面開放,但是自己又不願意對大陸開放,這樣的態度是很牽強的,缺乏誠信。因此,大陸未必完全接受。不錯,大陸對香港、澳門開放極大,但與此同時,香港、澳門對大陸也是完全開放的。
大陸願意盡最大的能力向台灣開放,也不過是要求台灣適當開放,對此,台灣的臉色是不好看的,原則是拒絕的,甚至在營造人工的“玻璃板”,阻隔大陸的各項投資。這樣的結果,對兩岸經濟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極為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