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達103.61萬億元,首次突破百萬億元大關。
隨著M2的“破百”,M2與“貨幣超發”“房價上漲”等聯繫起來,始料不及地成了中國公眾關注的焦點。分析人士認為,M2與公眾所理解的貨幣不完全等同,與此同時,M2的快速增長,凸顯中國的現實,經濟結構亟需轉型。
新華社報道,經濟學認為,貨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貨幣M1,是指流通中的現金加銀行的企業活期存款;廣義貨幣M2,則是指M1再加上居民儲蓄存款和企業定期存款。此外,還有流通現金的概念即M0,是個人、企業、機關團體等持有的流通中現金。
“公眾所理解的貨幣其實就是M0,是真正意義上央行向社會公眾發行的貨幣,它與‘破百’的M2不是一個概念。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我國的M0並不高。”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
數據顯示,2012年末,美國、歐元區、日本的M0都在1萬億美元左右,而中國的M0為5.5萬億元人民幣,約合8665億美元。
不過相對於M0,M2增速較快卻是事實。近年來,中國M2存量呈現“加速度”上漲態勢。2000年時,M2約為13萬億元,至2008年還未達到50萬億,但近五年來M2的增長上演“狂飆突進”的一幕:2012年已達97.4萬億。
與此同時,M2佔GDP之比也逐漸攀升增長到目前的近190%,引發市場關於貨幣超發、物價上漲的熱議。
經濟學家認為,僅由貨幣佔GDP比重偏高就得出貨幣超發的結論沒有根據,而房價上漲的因素極為複雜,與國民投資渠道狹窄、社會分配不公、海外熱錢流入等均有關係,貨幣亦非唯一推手。
“M2佔GDP比重本是一個用於度量經濟體貨幣化程度的概念,現在卻被許多人視為判斷央行無節制印鈔的指標。事實上,一國M2/GDP的上升,與貨幣政策調控、經濟貨幣化程度和金融結構的演進都有關係,不能將之與貨幣超發畫等號。”光大證券分析師鐘正生認為,中國M2/GDP較高的重要原因是金融市場不夠發達,銀行儲蓄率高,由M2佔GDP比重高就得出貨幣超發的結論並不公允。
在央行前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經濟學家餘永定看來,因M2佔GDP比重高就推斷會發生通貨膨脹沒有道理,“中國物價上漲的形成原因很複雜,不能簡單歸結於某個原因。總體來看,中國政府控制通貨膨脹比較成功。在保持10%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同時,能夠把通貨膨脹率控制在3%左右的水準上,很不容易。”
相關數據顯示,M2佔GDP之比與通脹的發生無必然聯繫。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目前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佔GDP比重接近190%,同期日本貨幣佔GDP比重雖高達238.8%,但其物價水準卻長期維持負增長;俄羅斯的物價指數雖超過10%,但其貨幣佔GDP比重卻僅有43.9%。
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貨幣的過快增長對於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並無益處,其背後暴露出的是當前中國不合理的融資模式、增長模式等深層次問題,降低其佔GDP的比重,為貨幣瘦身減負,應成為今後一段時間中國經濟政策的著力點。
“我國確實面臨貨幣存量過多的問題,但貨幣存量不是現金,它的主要創造者是銀行而不是央行。因此降低貨幣存量就是要優化融資模式,減少間接融資比例,擴大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規模。”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說。
更有專家進一步指出,當前中國貨幣存量的快速增長是經濟結構失衡的表現。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的增長模式,加速了經濟貨幣化趨勢,降低M2佔GDP比重,根本就是要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
“我們看到貨幣量雖然快速上升,但貨幣週轉速度卻在不斷變慢,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於新增貨幣的推動。”中國社科院重點金融實驗室主任劉煜輝認為,M2佔GDP比重的不斷上升,反映了中國經濟投資效率日益低下、經濟貨幣化程度不斷加深的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