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丹東市民交談,不難發現中年以上的人一提起朝鮮就有“穿越”之感,馬上想起上個世紀落後的中國。
“就一個字——窮。跟咱們六七十年代一樣。”超市老板一句話,概括中國與朝鮮、丹東與新義州之間的差異與重叠。
丹東的朝鮮人很神秘
朝鮮的現在帶有不少中國的影子,但中國早已跨過改革開放的門檻,朝鮮卻仍停留在封閉神秘的階段,包括在丹東的朝鮮人也很神秘。
一位黑車師傅說,在丹東的朝鮮人一般都必須兩人以上外出,很多人表面是貿易人員,不清楚確實做什麼的。師傅還反覆提醒,在街上看到別著金日成胸針的朝鮮人,不要和他攀談,“靜靜觀察,你一和他說話,他就會有戒心”。“萬一你問他朝鮮好嗎?你吃得好嗎?他如果說不好,這下可能就洩漏國家機密。”師傅說,就和中國30多年前一。
熟悉走私活動的黑車師傅和不少煙販反映,朝鮮人“窮,吃不好”,走私交易有兩個方式,要不用人民幣買貨,要不就以物易物,丹東人提供他們食品、衣服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交換朝鮮的銅、香煙、人參和酒。一煙販說,“能給他們吃的穿的就給吧,咱們過去不也一樣?他們現在還在用糧票,衣服都是買布做的”。
朝鮮人有多窮?據游船人員介紹,一個朝鮮“勞模”每個月的工資是1200朝幣,相當於10元人民幣(約兩新元)。而所謂讓退休部隊高幹住的“將軍村”,也只是兩三層的小矮樓,看來十分簡陋。一丹東銷售經理告訴記者,丹東與新義州的差異就就像當年的大陸與香港。1986年,她從深圳遙望香港,一富一貧很心酸。
該名經理分享一段小故事說,幾年前她參加一個鴨綠江游船活動,出席者當中有韓國業者,當游船往上游更加簡樸的村莊駛去時,中國遊客因好奇而紛紛往新義州的方向張望,唯有韓國人別過臉去。“後來知道他們不想看,畢竟是同個民族,他們的手放在胸前,表示很難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