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四川雅安市蘆山縣7.0級地震再次晃動中國西南的廣大地區,造成嚴重人員傷亡。中國救災的反應速度在全球輿論中獲得“快”的評價,但這樣的讚揚無法減少地震帶給我們實際的痛。中國令人悲傷的災難史又寫下新的一頁。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中國文明一直是人類與大自然鬥爭的最前沿。中國災難之多,每次災難的波及面之大,使這個國家自古至今都像是一定意義上的“救災共同體”。中國政府的救災能力處在各種關鍵能力的前列,救災的成效會影響社會對政府的評價,甚至會影響國家的穩定。
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也在救災領域獲得突出表現。民間組織這些年對救災發揮了一定作用,並有意願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在救災問題上,任何人、任何機構的不當表態和表現對他們的形象都可能是災難性的。
大量專家和輿論領袖強調中國應加快從“救災型”社會向“防災型”社會轉變,每次災難發生後這樣的呼聲都不絕於耳。
這次雅安地震反映出,中國社會比5年前汶川地震時多了不少成熟。救災行動不僅啟動迅速,而且更有章法,指揮者和一線救援者也都更具經驗。全社會的人心顯得很齊,這些年相當活躍的多元化輿論轉而幫助實現救災氛圍的團結。
中國的救災能力顯然又前進了一大步,跟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救災的動員能力等指標已經走到它們的前面。但中國的救災裝備專業化程度還有差距,防災能力尤其是明顯弱項,對後者的評價批評聲很多。
中國每次地震晃倒的民房,要比發達國家的類似情況嚴重得多。救災可以由中央政府調集各路資源,但防災除了需要“政府重視”,還是個經濟過程與社會學習過程。加強全社會各種基礎設施的防災能力,需要國家、企業及個人的大規模投入,它不可能是一次我們熟悉的“大掃除”式運動,它一定是伴隨中國經濟發展浪潮一步步向前推進的。
減少災難的人員傷亡還需有國民防災教育和訓練的幫助,這同樣很難運動式完成。提高人們參與這類培訓的興趣,在經濟不夠發達的社會並非易事。
由於地震等大災難反覆成為社會關注的絕對中心,匯集了公眾的情感,賑災過程往往同時是社會理性的磨練過程。在社會多元化時代,賑災很容易成為各種力量競爭公眾形象的舞台,公眾應對此心中有數,支持團結和配合,鼓勵集中精力救災。
災難發生後,救人是第一位的。這已是中國社會的堅定共識,並在越來越有效地指導救災行動。然而同樣是救災,速度的加快,機制的成熟,其背後都有中國社會不斷進步的深層力量。中國作為“救災共同體”的成功,增加了這個國家自信的理由和資源。
多救出一個人,公眾都報以真誠的掌聲,也都有一份鼓舞在輿論中傳遞。人類的堅強和人道主義的光輝在同災難和厄運抗爭。有很多令人感動的細節在安慰我們,激勵我們,中國人在挽著手臂往前走,國家在往前走。
中國人痛恨災難,但我們必須做災難面前的勇敢者和智者。這樣我們的民族才生生不息,我們的每個家庭和每個人才能獲得盡可能多的安全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