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的影響
——兼論兩岸史觀的調和與對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30 00:42:32  


(圖1)資料來源: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
(圖2)資料來源: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
 
  以下就以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系列民調為例進行具體分析。從台灣民衆“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圖可以看出,佔比重最高的是持“都是”的民衆,近20年來均維持著近半的比例;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不斷上升,已經超過半數,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則持續下降。再通過研究台灣民衆統獨立場的趨勢分佈圖可以看出,目前台灣的主流民意仍然是“維持現狀”(接近六成),並不急於解决“統獨問題”,主張統一的民意不斷下滑(從1994年的接近20%下降到目前的不到10%),支持“台獨”的民意則有所上升(1994年的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更令人困惑的是,上述趨勢在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新時期之後仍然得以延續,台灣民衆的“中國人認同”並未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而增强,相反自我認定是台灣人的比重却仍在不斷上升。台灣社會出現了“國家認同”現狀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相稱的弔詭現象,主要原因是教育使然,是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種下的惡果。

  圖1: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2011.12)

  圖2: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1994-2011.12)

  3、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持續與深化

  衆所周知,兩岸青年是兩岸未來發展的主導者,他們從小讀什麽樣的教科書,受到什麽樣的教育,樹立怎樣的歷史觀、價值觀和“國家認同”,直接影響未來兩岸青年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影響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能否延續,兩岸和平發展的局面能否不斷鞏固與持續。兩岸如何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上延續和平發展的路綫,如何依靠雙方的智慧最終解决兩岸問題?如何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歸根結底靠得是兩岸青年一代的共同努力。如果未來台灣的年輕人都成長在嚴重扭曲的“去中國化”歷史教育之下,深受歷史教科書所灌輸的“台獨史觀”影響,沒有“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基本理念,都認為兩岸是“一邊一國”,台灣與大陸是互不隸屬的兩個國家,都認同台灣,不認同中國,都不認同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那麽很難想像沒有共同歷史記憶的兩岸年輕人之間會有良性的交流互動,以及深入的溝通和理解,也很難想像兩岸的和平發展趨勢不會因此而遭受負面影響。

  實現兩岸史觀調和與對接的基本思路

  如前所述,“去中國化”的台灣中小學歷史教育造成兩岸民衆身份認同的漸行漸遠,對於兩岸關係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有鑒於此,在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鞏固與深化的新形勢下,如何徹底摒棄“台獨史觀”的影響,全面檢討和清除台灣中小學歷史教科書中的“台獨”論述,是一個亟需解决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兩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努力,在徹底批判和摒棄“台獨史觀”的基礎上,重新確立台灣歷史教育領域中的中國歷史本位,早日實現兩岸史觀的調和與對接,以引導台灣民衆回歸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國家認同”。

  1、馬當局應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拿出勇氣和魄力,儘快完成對歷史教科書的撥亂反正。

  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由於馬英九當局魄力不足,且過分畏懼綠營的反對而畏首畏尾,導致四年多來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對“台獨”教科書的修訂工作進展緩慢,無法從根本上扭轉歷史教科書中的“去中國化”傾向。然而,歷史教科書的撥亂反正工作事關台灣民衆能否形成正確的“國家認同”,也是决定馬英九歷史定位的關鍵問題。從長遠來看也關係著兩岸和平發展能否持續和深化,更關係著兩岸能否最終實現和平統一,其意義十分重大。為此,我們鄭重呼籲,馬當局應當秉承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拿出足够的勇氣和魄力,採取果斷而有力的手段,義無反顧,大刀闊斧地開展對現行中小學歷史教育的撥亂反正工作,依循“一中憲法”、“兩岸同屬一中”的精神對中小學課綱與歷史教科書進行全面修訂,不僅要修改教科書中“去中國化”的用語,更要徹底修訂課綱,調整教科書的結構,删除教科書內一切歪曲歷史、顛倒是非的“台獨”論述以及“去中國化”、“皇民化”的內容,還給青年學子一個正確的還原歷史真相的歷史教科書。

  2、合作開展對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專題研究,化解歧見,凝聚共識,為兩岸史觀的對接和共編歷史教科書奠定基礎。

  為了促進兩岸史觀的調和與對接,拉近兩岸民衆在情感和認同上的距離,引導台灣民衆重新回歸中國認同,不少學者提出兩岸可以考慮共同編寫歷史教科書。但筆者認為,由於歷史教科書的編纂,不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在當前兩岸政治互信不足、在意識形態領域尚存諸多歧見的情况下,兩岸共同編寫歷史教科書的時機尚未成熟。因此,現階段兩岸歷史學者更適宜採取合作研究的方式,共同就台灣史和兩岸關係史上的一些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開展專題研究,化解歧見,凝聚共識,並將研究成果以論文或專著形式結集出版,這不但有利於兩岸史觀的調和與對接,也可以為未來兩岸共同編寫歷史教科書奠定基礎。事實上,近年來兩岸歷史學界在這方面已經有所嘗試,如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曾邀請兩岸學者分專題共同編寫中國近代史。未來兩岸可以選取一些爭議性較小的歷史專題開展合作研究工作。例如,在抗日戰爭史研究方面,兩岸可就中國遠征軍抗戰史、正面戰場的某些重要戰役和台灣民衆抗日史進行共同研究;在民國史研究方面,兩岸可合作開展對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史、民國社會史與經濟史的研究;在史料整理方面,兩岸可合作開展對珍本古籍、民國檔案和台灣史文獻的整理、校對和研究,可合作對一些重要的歷史見證者進行訪談,做好口述歷史的整合和研究工作。

  3、加强兩岸在歷史教育方面的交流,擴大兩岸青少年的交流與接觸,增進台灣青少年對中華民族和中國的認同。

  為了引導台灣青少年樹立“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和平統一是大勢所趨”的史觀,增進他們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以及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加强兩岸在歷史教育方面的交流,擴大兩岸青少年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具體而言,兩岸可以採取的交流措施包括:一是開展兩岸故宮、各類歷史紀念館、博物館之間的交流,可在台灣舉辦一系列反映兩岸關係史的文物史料展覽,增進台灣民衆尤其是年輕一代對中國歷史文化以及兩岸歷史文化淵源的認知。二是合作拍攝反映兩岸歷史文化淵源和重大歷史事件的電視紀錄片、影視劇,爭取在島內主流媒體播放,對台灣民衆開展“兩岸同屬一中”的輿論宣傳和歷史教育。三是開展兩岸中小學歷史教師之間的交流,雙方可通過切磋教學方法,分享教學經驗,探討教學內容的差異以及相互給對岸學生上課等方式,在交流中求同化異,增進對彼此歷史教育的認知。四是加强兩岸青少年交流,開展兩岸青少年“同上歷史課”的學習活動,鼓勵兩岸學子在課堂上就共同關注的歷史議題展開思想交鋒,繼續辦好以瞭解中華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台灣青少年夏令營活動,舉辦兩岸青少年參與的歷史知識競賽、歷史專題研討班等等,促使兩岸年輕人在交流中加深瞭解與認識,增進雙方的民族感情和同胞情誼,拉近彼此情感和心靈的距離。

  注釋

  ①2012年2月,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投書《聯合報》,批評台灣現行中學歷史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質疑目前台灣中小學教科書歪曲歷史事實,部分內容偷渡“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台灣不是中國人”理念,誤導了青年學子的“國家認同”,故呼籲馬當局全面修訂中小學史地課本。郝伯村此言一出,引發島內各界强烈共鳴。島內有識之士尤其是“統派”團體和深藍人士紛紛聲援郝伯村,呼籲馬當局拿出勇氣和誠意,以實際行動撥亂反正,終結台灣教科書的“去中國化”亂象。

  ②台灣當局奉行的所謂“根本大法”,即1946在大陸制訂的“中華民國憲法”,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雖然先後經過七次修改,仍然維持著“一中憲法”的基本架構,依其規定,“中華民國”的“固有疆域”包含中國大陸;台灣當局制訂的“兩岸關係人民條例”將“中華民國”劃分為兩個地區,即“台灣地區”(或稱“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可見,依照台灣當局的現行法律架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並無疑義,當然這裏的“中國”是指絕大多數台灣民衆都認同的“中華民國”。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5月號,總第185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