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個多月衝突,台灣終於在2012年7月比照歐盟標準,通過食品衛生法修法,開放瘦肉精美牛進口。美國隨即在同年10月31日宣布給予台灣赴美國免簽證待遇,並承諾重新啟動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TIFA)談判。
台美恢復TIFA談判,事實上只是台灣全方位對外開放、以及台美重建緊密經貿關係的起點,畢竟台灣的最大競爭對手韓國,早已陸續和歐洲、美國、東協簽署FTA,對台灣所造成的競爭壓力。從TIFA開始,台灣也試圖參加美國主導的“多元服務業協定”(Plurilateral Service Agreement, PSA),希望成為美國21個“真正好朋友”(Real Good Friends, RGF)之一。
郭正亮分析,馬政府在新任期內,陸續展開“親美遠中”的戰略布局,不止於台美經貿談判。2013年4月17日,就在4月10日台日漁業協議獲得17年來的最大突破之後,馬政府在澎湖列島進行漢光實彈軍演,是200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反登陸軍演,高達7682名軍人參加,也是馬擔任“總統”5年來的首次,馬特別以全身戎裝親自參與。
軍演前一天,馬與美國史丹福大學“民主、發展暨法治中心”學者進行視頻會議,由美國前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 Rice)主持,與會者還包括保守派學者福山、美國前海軍軍令部長羅福賀(Gary Roughead)等人,馬呼吁美國協助和平解決海事糾紛,特別是東海釣魚島問題。
賴斯當場詢問馬:“美國有人擔心兩岸關係改善,可能改變台美關係本質”、“兩岸越走越近,是否影響台美關係?”馬表示“上任後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降低台海緊張情勢,這應該是符合美國利益”。美國前亞太副助卿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立即正面呼應,儘管並非直接肯定馬的“東海和平倡議”,但仍肯定這個“多邊方案”是“目前台面上唯一提出完整的計劃”,並表示台日漁業協議“改變了東海區域的動態,美國可向台灣取經”,甚至還表示“希望未來馬英九能在美國土地上發表演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