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開始像中年人一樣為柴米油鹽精打細算。他們憂心於高房價、高物價,為戶口、編制所煩惱。
新華社報道,來自江蘇省無錫市的陳禹便是被房子“綁架”的一員。現年31歲的陳禹無房無車無老婆。雖然已是國家級媒體的一名節目編導,但這份貌似“體面”的工作並沒有為他解決北京戶口問題。
“每天準點上下班,同事們都很好,但就是工作不能給我帶來成就感和安全感,我害怕看到10年之後的自己還是這個樣子,”陳禹說。
陳禹覺得自己早就過了可以繼續“晃蕩青春”的年齡。“如果我是20歲出頭的小夥子,還可以闖蕩幾年,現在是有心無膽了。”陳禹對自己的年齡劣勢表示無奈。
作為溫州商人的後代,家境優渥的張鐘文家中擁有幾處房產,他不太能理解陳禹的處境。
剛剛從英國學成歸國的他,現在一家外國駐華使館擔任文員。
“這種按部就班的生活真是作繭自縛,感覺自己提早成為老年人了。”24歲的張鐘文剛工作3個月不到,就不打算幹了,“我爸媽希望我去歐洲遊學深造,我覺得青春要敢闖,應多多嘗試不同的生活。”張鐘文說。
“當然三十而立的古訓是要努力達到的。光耀門庭,貢獻社會,擔子總是要擔的。”與其他富二代不同,張鐘文也想儘早獨立起來。
張鐘文在英國讀書時發現,歐洲青年大都比較獨立自主。張鐘文說,與中國人“安居樂業”的傳統觀念不同,歐洲人覺得30多歲時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實屬正常。在把生活固定下來以前,他們希望盡可能地體驗多種生活。
因此,相較於歐洲青年,張鐘文對於自己還在依賴父母的現狀表示遺憾。
其實,不僅僅是他,大多數中國年輕人仍在依靠父母,因為他們在經濟上很難完全獨立。
據鏈家地產市場研究中心與光大銀行2010年合作完成的一份報告顯示,北京首套房貸者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遠高於英國的37歲,和德國、日本的42歲。
假定中國年輕人18歲上大學,22歲畢業,僅僅工作5年,他們不可能購置總額超過百萬的房產,購置房產的錢只能由父母支付。
陳禹表示,他堅持漂在北京,其實也是希望能闖出一片天,而不用受到父母的庇護。
“但在北京,沒有戶口就沒法買房子,不買房子就不能安居樂業,”陳禹說。
如今,為了獲得一次重新分配戶籍的機會,陳禹選擇了考博。他說,“如果不能通過考博獲取北京戶口,我也不打算繼續漂在北京了,準備回無錫老家去,父母已經在催我結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