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藏貢堆神山附近,中印雙方部隊巡邏到扎布拉山口時,都會在這塊石頭上大做文章。 |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在西藏貢堆神山附近,中印雙方部隊巡邏到扎布拉山口時,都會在一塊石頭上大做文章:印度兵過來,就用英文寫上“India”;而中國軍隊過來後,就會塗掉英文,用漢字書寫中國兩個大字……這場鬥法年年如此。
據南方周末報道,2013年5月5日,中印終於“帳篷對峙”塵埃落定,雙方幾乎同時從喜馬拉雅山區的對峙位置撤軍,從而結束了為期三周的軍事僵局。
此前,中國外交部否認中國軍隊超過實際控制線。何為“越線”?中印雙方都心中有數,由於歷史遺留問題,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
在20世紀80年代,邊境談判陷入僵局後,雙方開始探討“核實邊境實際控制線”問題。這是避免雙方邊防部隊造成事端甚至擦槍走火,在1993年和1996年,中印兩國簽署了兩份關於邊界問題的協定。但20年過去了,“實控線”的核實工作進展甚微。
資料顯示,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餘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歸屬之爭。
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萬平方公里,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
事實上,中印兩國邊境多年來沒有發生大的摩擦或衝突,中印邊境地區總體保持了和平與安寧的局面。
我國主張雙邊和談,爭端的解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有耐心。下面這篇獨家探險文章,或許讓普通中國人一窺中印未劃定邊境上的真實生態。
對於資深驢友來說,探訪西藏貢堆神山是個令人神往之旅。
去貢堆神山,必須經過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墨脫縣。
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墨脫縣管轄的約3.14萬平方公里中,約有2.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被“麥克馬洪線”劃到了印度一邊,而這僅僅是被“麥克馬洪線”非法侵佔的約9萬平方公里國土中的一小部分。
2012年9月27日,三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在三名門巴族獵人的協助下,自墨脫縣城徒步出發,進入墨脫無人區探險,因GPS定位儀出現誤差,意外穿越“麥克馬洪線”……
轉經路線成了印度“控制線”
在2012年9月中下旬,通往墨脫縣城的公路因泥石流與塌方已經中斷了一周時間。探路者一行三人,從坍塌的路基上,徒步數十公里進入墨脫縣城。
9月27日,在當地三名獵人羅布頓珠、次仁羅布、五金羅布的協助下,他們沿著墨脫縣城東南側的山脊,垂直爬升約一千米,再步行幾公里後,來到著名的仁欽崩寺:這是進入墨脫無人區的必經之路——寺院旁邊的關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不允許漢人進入這一地區),讓內地對墨脫無人區瞭解甚少。
在同行獵人的斡旋下,三人在把隨身證件(身份證與邊境通行證)抵押給關卡後通過,這是一條騾馬均無法通行的路,大多時候需要手腳並用,在崖壁和密林間鑽行,螞蟥、毒蛇成為身邊不時出現的常客。突如其來的雨每天都會數次降臨,讓本就泥濘、時隱時現的路,成了一片片的泥潭。
穿過一片濕地,進入一片杜鵑林,還沒鑽出杜鵑林,雨點就飄灑了下來,一條湍急的山澗攔住了去路,幸好山澗上有一座木橋,而所謂的橋,就是被砍到的大樹。倒地的樹幹上長有一塊鮮艷無比的菌塊……
又鑽進一片美麗的杜鵑林,只見一片類似壩上草原的草甸山谷出現於眼前,在這將近3900米高海拔地帶,能夠看到如此美麗的草甸,令人驚奇。
山谷中有一條小河如銀色珠鏈般流淌著,世外桃源般的仙境,成了苦不堪言路途的最大回報。
每隔幾天,都有一些虔誠的轉經人,不遠千里而趕來朝拜貢堆神山。但許多門巴、珞巴、藏族民眾根本不知道,轉經的路途,正是印度所謂的“控制線”……
9月28日中午,一行人在哈哥河谷遇到了從“麥克馬洪線”巡邏回來的巡邏隊,這支隊伍由邊防部隊與當地的民兵組成,民兵告訴他們,印軍巡邏隊在幾天前也剛剛到過扎布拉山口一帶,讓他們加倍小心,注意安全。
中印巡邏隊“鬥法”
在巡邏路線上,中國巡邏部隊僱傭墨脫當地的民工用樹木鋪成了很多木橋和木板,在方便自己的同時,也造福了前來貢堆神山轉經的藏民。
順著山谷前行,穿過一片石陣,在距離扎布拉山口東北側約一公里處,有個簡易營地。這個營地是我軍巡邏隊的必經之地。
當然,還有印度邊防部隊的足跡。只見營地外的一個木樁上掛著一張赤斑羚的羊皮,次仁等人仔細查看,只見羊皮上有幾個彈孔。赤斑羚在中國屬於保護動物,中國軍人和獵人都不允許捕獵。
獵人嚮導次仁講,印度軍隊每年至少來兩次,他們有時候甚至會越過“麥克馬洪線”。
扎布拉山口,一塊用中文和藏文書寫的標牌赫然於眼前。越過這道標牌,就將越過“麥克馬洪線”。
站在扎布拉山口,其南側是一片廣闊的草甸濕地,在標牌南面大約幾百米處,一塊巨石上用油漆塗有中國二字,不用問,這是我們幾天前遇到的巡邏隊的杰作。
次仁說,中印雙方巡邏隊每年巡邏到此時,都會在這塊石頭上大做文章,印度兵過來,就用英文寫上“India”,而中國軍隊過來後,就會塗掉英文,用漢字書寫中國兩個大字……這場鬥法年年如此。
在吃午飯的時間查看GPS,忽然發現,由於溝通問題,此時的地點已經與原定地址向西偏離了約4公里左右。但恰恰是這一失誤,使探險隊大大超越原先的設想,深入到“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
自幼喜愛軍事的探險者發現,縱觀扎布拉山口一帶的地形,雖然海拔接近4000米,但這一帶地勢較為平坦,山口南側有一片面積約兩平方公里的草甸濕地,如果在這裡依托有利地勢,可有效對扎布拉山口南側20公里的縱深地域進行巡防和警戒。
“中國娘姆錯”
北緯29度07分48.51秒,東經95度26分19.64秒。
這裡是娘姆錯湖,娘姆錯湖分上下兩個湖,偏北方的是上娘姆錯。而下首位置,也就是南面的湖叫下娘姆錯。從湖域面積上講,下娘姆錯略大,故也稱作“大娘姆錯”。左側的山峰上,一條瀑布,輾轉騰挪之後扎入湖中。
通過與門巴嚮導次仁的溝通得知,這片荒野是中國門巴族的獵場,此段我軍實際巡邏路線的最南端,還有個軍用地名。
隊伍在茂密的森林中行走,又上升了約百米左右,眼前出現了另外一個湖泊,這就是下娘姆錯湖。
湖邊幾乎沒有什麼緩坡,很難以立足,回望被“麥卡馬洪線”分割於南端的領土。
大家覺得應該留下點什麼,於是在一塊樹幹上刻下了“中國娘姆錯”字樣,並列下了全體人員的名字。同時,大家找到一棵小樹,將一面五星紅旗留在了娘姆錯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