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時報:日本想回到戰敗原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3 08:37:09  


身穿迷彩的安倍晉三
  中評社台北5月13日電/日本明治維新三大政策“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中,富國強兵是總目標。元老山縣有朋闡明其間關係是“強兵為富國之本”。於是,日本從一八六八年開始,走上以鄰為壑、對外掠奪的軍國主義道路。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從此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至少十一次對外用兵:一八七四年侵略台灣(牡丹社事件)、一八九四至九五年甲午戰爭、一九○○年參加八國聯軍、一九○四至○五年日俄戰爭、一九一四至一八年參加一次大戰、一九一八至二五年侵略西伯利亞、一九二七至二八年侵略山東(濟南慘案)、一九三一年侵略東北(九一八)、一九三二年侵略上海(一二八)、一九三七至四五年全面侵華,直至一九四一年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從一八八六年至一九四五年間,平均每年的軍費開支都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十%以上,在後三十年裡還超過了十二%。 

  日本學者森島通夫指出:“戰爭勝利的結果意味著獲得廣泛的賠償、新的領土、巨大的經濟利益或無數的新市場,這些都使日本人把戰爭看成是一場有利可圖的冒險。”這些戰爭中,七次是侵略中國。而促成日本經濟起飛的“第一桶金”,就是甲午戰爭的賠款。日後日本重化工業的發展更是與一九三一年起對中國的長期侵略並行而進。史蹟斑斑:日本“強兵”,首先就要侵略中國,然後藉著掠奪中國資源達成“富國”目標。 

  由於日本窮兵黷武,造成亞洲鄰國的深重災難,一九四五年七月中美英在《波茨坦宣言》中昭告天下:“直至日本製造戰爭之力量業已毀滅,有確定可信之證據時”,同盟國的戰爭基本目的才算完成。 

  但是,二戰戰後美國單獨佔領日本。為了冷戰需要,美國很快背離同盟國要使日本非武裝化的約定,鼓勵其重新武裝。然而,日本戰後初期執政最久的吉田茂看準美必保護日本,於是採取與明治時期相反的作法:先求富國、再求強兵。其秘書官宮澤喜一解釋說:“將來國民生活得到恢復以後,重整軍備的日子反正會來到的,在那以前,防務暫時讓美國人去搞”,面對美方壓力,“(和平)憲法正好是最好的擋箭牌”。換言之,日本戰後重新建軍,一開始就是美在推動。日本反而賴定美國不敢放棄這張亞洲最大的“骨牌”,使美為其承擔防務,於是日本經濟在二戰後才能迅速恢復。 

  近年中國大陸復興,美國綜合國力相對下降,便要求日本承擔更多維持亞洲美日聯合霸權之責。並且,日本眼看與中國實力對比日益不利於己,自身經濟又長期無起色,於是明治維新以來的軍國主義思維化暗為明,又成主導力量。 

  日本親自民黨的右派學者森本敏於二○○九年九月廿四日在《產經新聞》為文公開主張日本應重走“富國強兵”之路,認為“這是國家誕生以來不變的原則”。去年六月,民主黨的野田佳彥任命森本敏出任防衛大臣,可見“富國強兵”已是日本主要政黨的共同政策。據日本共同社的民調,六○%的民眾支持此項任命,野田內閣的整體支持率也因此提升,顯然亦有民意基礎。 

  這次的“富國強兵”,回到山縣有朋“強兵為富國之本”的軍國主義老路。野田內閣就在任命森本敏之後,悍然將釣魚台“國有化”,挑起釣島危機。接替野田的安倍晉三,更明目張膽地大力推動這一曾造成亞洲連年戰禍的罪惡路線。 

  於是,我們看到日本:拒簽日內瓦防核擴散條約會議共同聲明,暗示發展核武;一六八名國會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副首相麻生太郎等三名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則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供奉祭品;高調舉行“主權恢復日”紀念儀式,安倍在典禮上表示“我們有責任使日本更強大”,還帶領大家唱日本軍國主義國歌《君之代》、三呼“天皇萬歲”;安倍披上迷彩軍服,戴著頭盔登上一輛戰車… 

  看到這些鏡頭,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二戰結束以前,日本還在叫囂“武運長久、八紘一宇”的恐怖時代! 

  為了恢復軍國主義,去年十二月日本公布的新憲法草案,明訂日皇為國家元首,不只是國家象徵;日本自衛隊改名為日本軍隊。安倍還積極運作修改憲法第九十六條降低修憲門檻,以進而修改憲法第九條,徹底廢除和平憲法。 

  回顧過去歷史,日本是一個從來未曾“正常”的國家、一個為患亞洲超過一世紀的麻煩製造者。如果日本執意走回過去對外侵略的舊路,我們就應恢復《波茨坦宣言》的對日立場。最近大陸開始質疑日本領有琉球的合法性,就是走出了第一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