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格植(資料圖) |
從國際環境的層面來看,朝鮮從1948年建立以來,就有很強的獨立性。儘管朝鮮的“主體思想”中帶有馬列主義的因素,但朝鮮從未成為社會主義陣營中的“衛星國”,任何一個大國都很難通過施加壓力改變朝鮮的政局。
西方著名寓言“北風與陽光”中講到,北風和太陽打賭,看誰能先脫下旅人身上的大衣,結果是溫暖的陽光完勝呼嘯的北風。韓國的“陽光政策”曾帶來半島局勢的空前緩和,但因為美國的冷淡和國內異議等原因沒有持續下去。美國不斷在朝鮮周邊舉行有航母參加的軍事演習,這恰恰有利於金正恩為首的朝鮮黨政高層凝聚國內民心士氣,激發愛國主義,鞏固政權,加強對朝鮮人民軍的掌控。不管對朝鮮現政權的世襲屬性和內外政策多麼厭惡,美國、日本、韓國都不得不繼續和在國內地位越來越鞏固的金正恩打交道,這是它們所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比較而言,在各個大國中,中國與朝鮮的溝通渠道是相對暢通的。在中國參與了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規定的對朝鮮制裁的情況下,朝鮮抓捕了中國漁民,但又較快的釋放,說明朝鮮無意四面樹敵。軍方高層崔龍海來華正是題中之意。
可見,張正男、崔龍海這樣的在朝鮮建國後出生的“50後”正在取代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出生的“40後”執掌朝鮮人民軍,同時金正恩有對後者也有所倚重。對於這種代際交替可能帶來的朝鮮軍事決策特點的變化,應本著“了解加同情”的態度加以觀察和分析,以採取最有利於東北亞和平穩定的對策。
(來源:大公網;作者孫力舟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