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思羽(廣西 學生)
5月21日,懷化芷江楊公廟學校,副校長沈宏木看著學生們認真地做著廣播體操,臉上浮現出笑容,“那次以後,學生懂事多了”。沈宏木所說的“那次”,是指5月2日學校發生的“校長下跪”事件。那天,也是課間操時間,校長楊文軍突然跪倒在全校700多名學生面前,流著淚勸學生們要好好讀書。(《瀟湘晨報》5月22日)
為了激起學生學習的動力,校長居然在全校師生面前下跪,這種“新教育方式”縱然能引起學生們一時的注意,但長久看來,卻也是治標不治本。
現今,社會上的競爭日益嚴峻,學校的壓力也與日俱增,師者下跪這樣劍走偏鋒的教育方式沈副校長已不是實行的第一人。舊州中學的周常德校長,為感化學生,重新喚回學生的向學意識,他曾經3次跪在三尺講台上為學生上課;晉唐書畫學校校長張森在未教所監所禮堂給學員們跪著捐贈了2500本《弟子規》。我們不能得知師者這一次次的下跪是否能激起所有同學學習或改造的鬥志,我們能知道的是這成為了許多人茶餘飯後的笑料和談資。
筆者認為,“校長下跪”是非常不妥當且容易造成負面效應的教育方法。首先,它違背了中國“以師為尊”、“長者為尊”的傳統倫理道德。校長的那一跪,不僅難以喚回同學們對學習的熱愛,反倒跪掉了自己的威信和尊嚴,令師者的形象在學生心中矮了一截。其次,“校長下跪”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負擔,使大家產生愧疚感。這樣,即使同學們改變了學習態度,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師者,到頭來,也還是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第三,下跪代表的是認錯或求饒,可校長卻是為了勸學,用到下跪這一方法,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偏激。
探究新的教育方式,得從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對症下藥,讓大家了解到學習的重要性。學校不僅要重視知識文化方面的教育,也要正視對於學生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當學生有了健康的人格,各種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校長下跪”不是教育方式,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們厭學的問題。學校應該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引導同學努力學習、積極進取,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屈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