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現在所做的各種小動作其實都是瞎費勁,不太可能影響亞洲的歷史進程方向。
|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日本正在接待來訪的印度總理辛格,雙方談到海洋安全合作。就在幾天前,日本首相安倍訪問緬甸,這一切被不少人看成日本“包圍中國”的“拼圖”過程。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對華戰略是日本在中國周邊加強活動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個判斷應當不會錯。日本實施對華戰略比中國構建對日戰略更認真。這是因為中國對日本21世紀前途的影響,比日本反過來對中國的影響要大。
但日本“包圍中國”,應算是形象的誇張。日本希望在與中國博弈時多有一些籌碼,並會下力氣同中國競爭在亞洲的影響力,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但日本即使有“包圍中國”的心,也沒有這樣的力氣。即使美國,“包圍中國”也越來越只是少數人的狂想。
中國崛起導致亞太地區力量格局的變化,這一變化帶來的衝擊比我們以往認識的更加廣泛。日本“首當其衝”,它與中國特殊的地緣政治關係使它對中國崛起的“痛感”尤其強烈。
日本過去是東亞唯一強國,特別是東亞唯一海上強國。中國不僅綜合國力超越日本,現在又向遠洋進發,而且不久中國的海上力量就會全面躍升到日本之上。日本需要一段比其他國家更艱難的適應期,直到有一天它對自己在中國面前就是一個“小國”而心服口服。
這一天遲早會來到的。日本現在所做的各種小動作其實都是瞎費勁,它們只能讓日本人聊以自慰,不太可能影響亞洲的歷史進程方向。
日本已在中國面前逐漸滑向弱勢,包括實力,也包括心理。日本在極力掩飾弱勢,通過向中國示強鼓舞國民士氣,凝聚國家團結。中國的問題是對我們的強勢還不夠自信,我們很想通過與日本的鬥爭來驗證自己的強大。
中國不應把對日衝突看成“戰略性”的。中日的戰略大勢已定,中日具體摩擦的盈虧對這一大勢基本無影響,它們所能影響的只是中日兩國一時的心理感受,中國如果過於認真地“同日本玩”,實際上是做了日本在特殊“更年期”的調整夥伴。
當然,讓中國社會整體上成熟得像個超級政治巨人,這很難辦到。中國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同日本陷進各種具體摩擦,這是中國實力成長並且逐漸心理強大的現實過程。我們既沒必要同一個“更年期”國家沒完沒了“死磕”,也不必因為跟日本“計較”了而過於自責。中國注定會越來越像真正的大國,高度自信,不怒自威。
中國不用急著同日本攤牌,也不用急著同日本和好。我們最應做的就是放輕鬆些,以自己的國家利益決定對日策略,而且我們怎麼做都是對的。中日間沒什麼理講,現在鬧的這些事也都不是大事,它們就是日本在這個特殊歷史過渡期因無法適應而對華尋釁,我們有工夫了就同它多鬥一鬥,也尋個心裡痛快。如果太忙分不出精力,也完全可以少搭理它一些。
日本走向未來需要邁過中國這道坎,中國又何嘗不需要日本徹底邁過日本這道坎。日本逐漸“敬畏”中國與中國逐漸更加自信,這將是同一個國際政治進程的不同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