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歐盟委員會4日宣布,從6月6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徵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屆時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臨時稅率將維持6個月直到12月份,此後歐委會將決定是否對中國產的光伏產品徵收永久性關稅,一旦徵收,該關稅將持續5年。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歐委會的這一悍然決定將中歐推到貿易戰的邊緣。我們認為中國應放棄通過協商解決分歧的幻想,充分調動報復歐盟的資源,或者到12月份逼和歐盟,或者準備與歐盟雙輸,用今天的代價威懾未來的貿易戰對手。
中國過去一直致力於通過談判和協商解決貿易衝突,在中國對外貿易量較小的時候,這種辦法比較管用。如今中國成長為全球最大貿易國之一,這次歐委會反傾銷涉及中國200多億美元的光伏產品,對中國和歐盟都是一塊不小的利益。國際間的利益只有靠利益才能兌換,光靠說,包括到法庭上講理,作用都很有限。
中國需要讓歐盟了解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反傾銷稅的後果是什麼,也要讓世界看清這點。不雙輸一次,今後的雙贏就很難有吸引力。
中國早已不是赤手空拳,有一半以上的歐盟國家反對歐委會決定,這說明歐盟內部現在就不乏清醒者。中國需要用自己的行動擴大歐盟的清醒人群和清醒的深度。
如果能避免數百億美元規模的貿易戰,當然是好事。但現在看來這樣的希望已經“細如絲”。中國需迅速轉身,將精力集中到對歐盟的反傾銷稅“以牙還牙”上。中國做得越堅決,反而說不定會創造轉機。我們越不反制歐盟,越不會有轉圜的機會。
必須指出,我們不應對12月的歐委會終裁抱太多希望,我們需清楚,中國的對外貿易環境在隨著中國貿易量的劇增而發生改變,它很難根本逆轉。我們需要有新的戰略性思考,並配之以新的手段和行動。
中國是個注重和諧的國家,不喜歡對抗,往往把雙輸看成最壞結果。其實未必,中國最要避免的是我方單輸,雙輸是實力的顯示,會成為未來雙贏的鋪墊。經營好雙輸,與經營好雙贏同樣重要。
中國下一段要做的事就是要讓歐盟盡量輸得慘些,如果能讓它的損失比它從反傾銷稅中所得更高,就有可能壞事變好事,創造中國的一項戰略得分。
歐盟執意徵收反傾銷稅的做法不禁讓人感覺,中國對外貿易環境的持續惡化大概很難避免。我們一方面與外部鬥,一方面也要加快國內市場的開發,不斷降低中國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中國的經濟總量已是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世界市場已經被我們挖得差不多了,我們如果調整太慢,外部壓力不從歐盟來,也會從別的方向來。
國內市場擴得越大,反擊外部的貿易保護主義就越有實力。不過這是“遠水”,解決對付歐盟反傾銷的“近渴”,我們還需迅速籌劃,形成更強的“戰鬥力”。貿易戰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它不全是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