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美國侵略伊拉克 中國大油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5 17:43:32  


  中評社台北6月5日電/六月三日《紐約時報》頭版頭條的標題是:“伊拉克石油興旺,中國是最大受益者”。這則新聞詳盡報道了中國大陸如何在伊拉克戰後石油工業蓬勃發展之際,成為最大的投資者和最大買家。換句話說,美國侵伊,中國獲利;老美流血賣命,老中坐享其成。華盛頓是最大輸家,北京是大贏家。 

  中國時報今天刊登文章說,曾出版一百二十本書的芝加哥神父安德魯.葛利理(Andrew M. Greeley,五月三十日以八十五歲高齡辭世),生前強烈反對小布什總統發動侵略伊拉克戰爭,寫了一本書痛批小布什,書名就叫:《一場愚蠢、非正義、罪惡的戰爭》。在小布什政府做過國防部官員的邁可.馬可夫斯基很感慨而又有點酸酸地說道:“中國與伊戰完全無關,但從經濟觀點而言,他們卻從中獲益。我們的第五艦隊和空軍還要保護他們的供油系統安全暢通。我們輸了!” 

  侵伊戰從二○○三年春天開打,打到二○○七年,美國花了一兆(等於一萬億)美元,美軍死了四千多人,數十萬伊拉克人死傷。侵伊之初,副總統錢尼、國防部長倫斯斐、副國防部長伍夫維玆和一群積極主戰的“美國至上主義者”,口口聲聲說美軍一到,伊拉克人民就會歡欣鼓舞地拋出鮮花水果、“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結果是侯賽因總統垮台後,伊拉克就陷入內亂,美軍變成教派武鬥的夾擊對象。直至今天,伊拉克政局仍不穩,幾乎每天都發生爆炸,什葉派和遜尼派互不相容。伍夫維茲等人當年如同說夢話一樣地預測,海珊下台後,伊拉克將會像二戰結束後的日本一樣,走向民主法治之路!嗚呼! 

  中國從伊戰得到好處,不是在戰後石油工業興盛才開始,而是在美軍陷入伊戰泥淖的四、五年間即已蒙其利。當小布什每個月要花幾百億戰費而導致美國經濟每況愈下的時候,中國經濟與國力昂揚起飛,成為一個觸鬚遍及全球的世界級大國。伊拉克石油官員說,中國國營石油公司每年向伊拉克投資二十億美元,派出數百名工人和技術員到沙漠採油,他們姿態很低,遵守伊拉克政府所訂的規章,要求的利潤不高。伊拉克石油官員又說,這批中國人很單純也很實際,他們不管政治和宗教,就是工作、吃飯、睡覺。 

  對於“美國侵伊、嘉惠中國”的說法,有些美國官員認為不但不是壞事,而且對美國亦有助益,至少使伊拉克未再爆發內戰。中國工人協助生產的伊拉克石油,使伊拉克石油產量在中東僅次於沙特阿拉伯。中國在最近成為全球第一的石油進口國,其中百分之五十來自中東。中國為了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能源的強烈需求,而到世界各地尋覓石油和天然氣,北京的作法是絕對不干預當地的政治。只管買油,亦不操縱油價,因這批石油是要供應中國國內之需,而不是在華爾街股市叫價。 

  美國為了要拓展帝國雄風,在天涯海角駐有美軍,這批美軍以軍紀敗壞著稱,號稱“強暴部隊”。奧巴馬上台後,比較小心謹慎,利比亞革命時只派戰機助戰,敘利亞亂局,則因反抗團體成分錯綜複雜,遲遲未敢軍事馳援。反觀越戰時代被北越關過幾年、二○○八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參議員,日前偷偷跑到敘利亞境內密會叛軍,回到美國後大聲叫嚷要求奧巴馬支援叛軍,提供武器甚至派遣地面部隊圍攻阿塞德政府軍。 

  包括前《紐約時報》總編輯比爾.凱勒在內的一批自由派亦紛紛撰文呼籲奧巴馬強力介入敘利亞亂局。他們辯稱敘利亞和當年的伊拉克不一樣,美國以軍事干預敘局的時間到了,不應再袖手旁觀。實際上,敘利亞的亂局比當年的伊拉克更加撲朔迷離,美國一旦介入,將會像走進迷宮一樣,找不到出口。 

  伊拉克泥淖給美國的教訓還不夠嗎?美國子弟在沙漠上馬革裹屍,換來的是中國技術員和工人在沙漠上大控特控石油。“東方智慧”畢竟贏過西方帝國思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