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6日電/據人民網援引日本《外交學者》6月4日文章報道,原題:軟實力?中國有很多 在西方,中國沒有多少吸引力。但並非所有人都通過西方的眼睛看中國。
我們被告知,中國是軟實力競爭的輸家:在資金和軍力等硬實力範疇,中國無疑是巨人。但在全球認知大潮中,它被描述為一條逆潮流的小魚。由於不受喜愛、遭人誤解,北京只能通過胡蘿蔔和大棒並舉的方式行事。到頭來,外國人只是出於不得已而非自願才在意中國。
北京通過擴張孔子學院等中央計劃獲取軟實力的做法,尤其受到約瑟夫.奈的批評。奈有理由懷疑北京所有軟實力投資是否都如願以償,但我們不應否認中國在全球事務中擁有的吸引力。軟實力源自被喜歡、被尊重、被信賴或被羨慕。若一國民眾對另一國懷有好感,那後者就擁有了軟實力。牛津大學專家羅杰.克里莫斯表示,軟實力被北京視為國家公關,認為這取決於政府如何為國家定位並向外推銷。這種精心策劃努力不可或缺,因為與歐美相比,品牌和文化輸出是中國的短板。
其實,中國軟實力的確存在,只要在合適的地方就能發現。非洲顯然是最好視角。認為中國在非洲大陸攫取資源的主要是西方人。其實,《龍的禮物》作者黛博拉.布羅蒂加姆已證明,非洲民眾歡迎中國發展方式,珍惜與中國夥伴由來已久的友好關係,覺得中國人遠比西方人更尊重他們。愛丁堡大學教授肯尼斯.金在其新著《中國援助和在非洲的軟實力》中也表明類似認同感。除了經濟援助,中國對非洲的外交重視也令別國相形見絀。“中國領導人有些像燕子”,金說,“每年都來非洲訪問”,甚至出訪布拉柴維爾,“還有誰來此訪問過?”北京對非洲人的激勵,難道不是一種軟實力?
非洲並非中國富有魅力的唯一地區。北京的軟實力還在吸引拉美、東歐和部分亞洲民眾。在這些地區,廣受歡迎的中國形象與對西方看法形成鮮明對照,北京被視為夥伴甚或可信賴的長期盟友。但西方評論家往往對此視而不見,只注意到在北美、西歐及擔憂中國的部分亞洲國家,北京缺乏軟實力。在這些地方,北京希望傳遞的任何軟實力都被淹沒在有關中國的壞消息中。在一些地方,北京或許正為吸引當地民眾收看中國電視節目而浪費時間和資源。但同樣活動在其他地方卻大放異彩。即便在喜歡抨擊中國的西方,北京傳遞的信息也能找到聽眾。比如美國孔子學院數量就多於任何其他國家。哪怕它們只能令少數美國人覺得中國討人喜歡、值得尊重、信賴或羨慕,北京推行軟實力的努力就沒白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