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6日電/據海淀法院官網消息,北京初三學生李某在學校的體育課足球賽中受傷骨折,認為學校未盡到監護和管理職責,將學校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經濟損失59萬餘元。消息一出,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這起事件的是非曲直與責任認定目前尚無定論,但類似的事件近年來屢屢出現,成為學校體育中繞不開的熱門話題。學校體育可能出現的意外傷害事件,不僅僅在考驗著當事各方的心態和行為,同時也對類似事件的處理機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今校園體育確實存在著“不開展體質弱、開展就怕受傷”的矛盾。一方面是家長愛子心切、諸多顧慮;另一方面是學校怕擔風險,左右為難……困境如何才能化解?
父母心疼兒女是人之常情。然而殊不知,傷痛和錯誤一樣,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什麼是青春?青春就是一場充滿嘗試、探索和冒險的旅行。或許會跌得頭破血流,但目的就是要領悟如何去面對傷害、困難和挫折。人生就是一場經歷,其中難免有傷痛,若連體育課都怕,那將來孩子脫離父母獨自面對社會時,脆弱的他還有能力從傷痛裡站起,勇敢闖蕩出自己的世界嗎?如何培養出身體強健、勇於拼搏、全面發展的孩子,在當今現實的環境和壓力下,更需要家長勇敢地做出選擇。
另一方面,學校作為施教一方,負有德智體綜合培養孩子們的責任。開展校園體育,學校和老師應盡職盡責做好相關措施,提升自身的技術技能,將運動傷害風險降低到最低。
事實上,現實的情況是,當今社會需要建立一套有效合理的校園運動傷害處理機制和社會保障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