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易中天:女媧是一只大青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0 08:14:01  


易中天
  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 剛剛看完《易中天中華史》卷一、卷二的我們發現,這的確是特立獨行的“易式”中華史,紙張背後散發著不羈才情,真像易中天所說的“可能不寫篡漢的王莽,可能沒有漢武帝劉徹,就連伐紂的周武王也只是一筆帶過。”一般史書都會提到的人物,到了易中天這裡,真的是只字未提,而一些在其他書裡“不值一提”的人物他偏要濃墨重彩地大寫特寫。

  另外,薄薄兩本書,行間距比想象中要大得多,每册才五六萬字,絕不超過200頁。估計從杭州到北京來回坐個飛機,都能啃掉兩本,還真是一集肥皂連續劇的量。為什麼不選擇36卷本出齊了再一舉推出呢?這大概又是另一套“易式饑餓營銷術”。

  寫法和營銷方法,易中天和路金波真的有一套。

  對寫法,易中天用“史詩”一詞來概括自己的寫作,他說,“我的目的是要寫一部輕鬆好讀,引人入勝,波瀾壯闊,氣勢恢弘的中華史詩。凡是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的篇章,全部重寫,直到滿意為止。”於是,光第一篇總序,易中天就

  一連寫了7稿,每稿改5次,便是整整35稿。既然是嚴肅史詩,又如何輕鬆好讀?兩者並不矛盾,至少在易中天看來,毫不妨礙他在全球化視野下寫現代史觀時,使出獨門“易式”招數。翻閱《祖先》和《國家》,你看,到處都是“作證還是作案”、“殺機暗藏”、“本案鐵證如山”、“看來,有必要傳證人出來作證”、“找不到原因,那就只能看犯罪動機”等等平素只會在推理偵探小說中出現的字眼。讀的人疑雲重重,但體內腎上腺素不由隨之大增,有種跟著易中天走進真實歷史破案現場的味道,頗感刺激。我是誰?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陳述事實不過癮,他非要拉上讀者一起剖析為什麼會出現這段歷史。不過,顯然這類懸疑解讀法比慣常的史事說教要有趣得多。例如,甫一開場,他就先狠狠“砍”下一刀,拋出一個“懸疑奇案”——女媧並非我們熟知的“人首蛇身”,而是一只大青蛙。

  “用偵探的眼光看歷史,寫出來的書才是好看的。”致電易中天採訪時,大概這些天接受媒體輪番轟炸太頻繁,他對很多問題回答都很簡短。唯獨提到“偵探小說”,電話那頭來了精神。他說從中學的時候就迷上偵探類圖書,讀研的時候就已經把學校圖書館推理小說裡的案子全都破完了。而在之前的《百家講壇》上,易中天正是以“偵探小說的方式講解歷史課”,他將講堂變成了一個模擬案發現場。其實,讀易中天以往的作品,就不難發現他超強的推理天賦,如《讀城記》,他只從一個小小茶館便能推斷出各地居民的個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