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美國“切磋”
10年
觀察家伊戈爾.利索夫對媒體猜測,照此發展下去,中國將用10年或更短時間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已通過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順利完成,天宮一號的發射和與神舟十號的交會對接屬於“第二步”——空間實驗室階段,如周建平所言,這些都將為“第三步”——空間站建設做技術上的準備。
對此,據央視報道,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為民透露的時間表是,中國天宮二號已在研製中,“在天宮二號上,可能要安排一些加注,就是給飛船、空間實驗室進行(推進劑)加注等實驗,這可能需要新一代運載火箭作為它的運載工具。我估計在‘十三五’可能會安排這些工作。”
“中國推動航天計劃首先是為了樹立威信。”德國《時代》周刊則認為,“這個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想證明,自己不僅能生產廉價消費品,也能在技術上跟上美國。”
薩姆納斯認為,中國有資金、有技術、有意志投身於太空探索和開發,又有美國和俄羅斯的經驗可供借鑒,“相信中國有一天會趕上甚至超過美國”。據外媒報道,2010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叫停了美國實施多年的“登月計劃”,加上奧巴馬寄望的“工業界和私人航天企業合作”幾乎沒有成果,美國航天事業正在走下坡路。
俄航天署主辦期刊《航天新聞》的觀察家伊戈爾.利索夫對媒體猜測,“照此發展下去,中國將用10年或更短時間建成自己的空間站。”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宋頌興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本次神舟十號的發射和與天宮一號成功的交會對接,是中國綜合國力的體現之一。“從產業角度,太空器的發射不僅是資金密集型產業,還要聚集大量的技術、人才和管理等生產要素。”他說,“總之,這不是能在短時間內就出成果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