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美國“棱鏡”事件持續發酵,甚至有美方人士把矛頭反指中國,稱主角斯諾登為中國“間諜”,中國外交部直斥“無稽之談”。境外華文媒體指出,美政府非但不能正確面對和解決竊聽事件,還惡意抹黑中國,顯示美國急於在斯諾登風暴中脫身。但美國確實欠國際社會一個解釋,它應該重視國際社會和各國民眾對此問題的關切和要求。
香港《大公報》18日刊文指出,斯諾登洩露美國機密,引發全球高度關注。但作為當中的主角美國政府,不僅沒有正面回應網絡竊密行為,反而不斷採取所謂的“危機管理”手段,意圖通過抹黑斯諾登為中國間諜的“烏賊戰術”,來轉移公眾對“美國有沒有違法行為”、“美國網絡竊密必須受限”議題的關注。其目的都是逃避責任。
香港《經濟日報》社論指出,美國急於抹黑中國、轉移國民視線,無非在斯諾登風暴中急謀脫困。現時是美國急,中國不急。美方一些人士仍高調,顯見美國已甚困頓,急謀脫身。
該報還說,斯諾登一下子撕破美國面具,暴露美國嚴重雙重標準,一面指摘他人網絡黑客,但其實美國才是全球最大黑客。此令美國面目無光,備受國內與國際壓力以至譴責,更令美國失去道德高地,削弱其圖制定全球互聯網秩序的主導權。
美國《星島日報》17日社論指出,“棱鏡門”的最大意義是揭示了美國擁有霸道的國際話語權。棱鏡計劃驚人地無遠弗屆、無孔不入,說明美國正緊握全球電子通訊網絡的咽喉。另一方面,也充分彰顯美國“指鹿為馬”的超強能耐,明明是自己以間諜手段偷窺監視全球,卻以受害人姿態公開控訴中國黑客入侵。更不可思議是敗露後,一句“只為反恐”,便立馬重返道德高地,還施回馬槍將斯諾登描繪為中國間諜。
法國《歐洲時報》18日刊文指出,美國國家安全局“棱鏡”系統依據的是反恐法所賦予的模糊授權,其中的“政治正確性”很難擲地有聲地接受公眾評判,所以採取秘密操作的手法。“棱鏡”監視系統至少對美國民眾來說是“不正確”的,是“不擇手段”而且副作用很大的,因為美國人還沒到為反恐大業而“慌不擇路”“饑不擇食”的地步。
香港《大公報》援引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觀點指出,這一事件剝奪了美國指責中國進行網絡攻擊的籌碼,使美國失去了道德高地,反而使中美在這個問題上的關係反倒得以改善。
BBC中文網刊文指出,斯諾登的指控將美國從道德高地拉到泥潭裡。
《澳門日報》18日評論文章指出,斯諾登事件讓人們看清了美國政府偽善的一面以及賊喊捉賊的一貫伎倆,也令中國在網絡安全議題上由被動變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