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國家“十二五”規劃
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突破性地將“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獨立成章,詳述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功能定位,支持本港鞏固和提升競爭優勢,包括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特別是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此外,國家支持深化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合作,繼續實施CEPA,確定《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中粵港合作的重要功能定位,包括建設以香港金融體系為龍頭的金融合作區域和世界級城市群,以及支持廣東在對香港服務業開放中先行先試,並逐步將有關措施拓展到其他地區。
在貫徹“十二五”規劃上,梁振英非常努力,他表明希望香港發展成為可媲美倫敦的國際航運中心。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布今年《財政預算案》時指,政府建議投放1億元成立“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吸引年輕人接受相關技術訓練及升讀專業學位課程。另外,當局又進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顧問研究,以及“香港港口發展策略2030研究”。
正如曾俊華指,根據“十二五”規劃,國家將加大力度發展現代服務業,把服務業比重於2015年提升4個百分點,這4個百分點的規模遠超香港一年的本地生產總值,為香港業界帶來龐大商機。事實上,自2003年“沙士潮”完結以來,CEPA為本港帶來不少機遇,為進一步完善CEPA機制,梁振英宣布特區政府與國家商務部設立聯合工作小組,協助業界解決在CEPA下進入內地市場時遇到的問題。
谷新界開發 推港人港地
香港長年未能解決住屋問題,上任特首7年內推出土地大幅減少,梁振英上場不到一年即透過長、中、短期措施增加土地供應,務求達致港人安居樂業的偉大願景。當中,啟動新界大開發及“港人港地”政策,順理成章成為解決香港樓價高企的兩大法寶。新界幅員廣闊,梁振英今年初發表施政報告即提出:透過大力開發新界,增加房屋供應。據可靠消息,政府傾向先行開發粉嶺北及坪輋為新市鎮,預算10年後推出首批單位。除了鄉郊以外,鑒於維港內填海空間已經極之有限,政府提出研究在維港以外填海來增加土地供應。
開發新界及維港外填海是“遠水”,為解決香港高樓價問題之“近火”,梁振英早在競選行政長官之時便提出“港人港地”政策,規定納入上述政策綱領的土地,建成的住宅單位只可售予港人,藉以協助中產人士上樓置業。首兩幅位於啟德的“港人港地”地皮,於今年6月5日由中國海外投得,作價45.4億元。上述兩地皮合共建逾1100個單位,樓面呎價成本約為5000元。
抑制投機 穩定樓市
另一方面,為打擊樓市炒賣,梁振英一年兩度使出“辣招”,包括推出買家印花稅,提高炒家入市門檻,趕絕炒家之餘,亦打破香港市民多年以來對樓價“只升不跌”的神話,務求樓價逐步調節至市民可負擔的水平。
為打擊炒家活動,去年10月26日政府高調宣布徵收“買家印花稅”(Buyer Stamp Duty,BSD),向非香港永久居民以及所有以公司名義的買家,收取15%額外印花稅,此舉當即被指為“辣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