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蛟龍”號在南海“蛟龍海山”下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8 11:27:21  


蛟龍號實拍(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27日晚,技術人員對“蛟龍”號故障進行了緊張排查和檢修,“蛟龍”號聲學定位系統恢復正常。為抓緊利用作業海區良好海況,“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現場指揮部決定“蛟龍”號28日在南海“蛟龍海山”區下潛。

  據新華社於“向陽紅09”船上發來的報道,28日8時51分,“蛟龍”號被布放至水中,8時55分“蛟龍”號注入完畢後開始下潛。由於南海“蛟龍海山”區水深超過4000米,因此“蛟龍”號下潛至海底大約需要110分鐘。預計28日15時左右,潛水器將拋載上浮。

  這是“蛟龍”號在這個海區首次下潛,由中船重工集團702所“蛟龍”號主任設計師葉聰擔任主駕駛,中科院聲學研究所楊波和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劉開周作為設計師一同下潛。

  據了解,這個潛次的主要任務是驗證潛水器在4000米水深的技術狀態,測試潛水器長基線定位系統。“為測試長基線定位系統,到達海底後,潛水器將走一個‘口’字,先向南航行,再向東,再向北,再向西,南北方向航行900米,東西方向航行300米。”葉聰說。

  據介紹,如果時間允許,潛水器還將航行至海山區進行沉積物和岩石取樣。

  按計劃,“蛟龍”號將在“蛟龍海山”區下潛4次,機動下潛1次,後續幾個潛次將視情況繼續搭載科學家下潛,進行海底實際觀察、取樣和海底地形調查等。

  由於“蛟龍”號這次作業的海山沒有名字,因此航次現場指揮部和隨船科學家都一致同意將這一海山命名為“蛟龍海山”。

  6月17日至20日,“蛟龍”號在南海冷泉區連續進行了4次下潛作業,分別搭載了三位科學家下潛,並取得了大量樣品。

  “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於6月10日起航,共分為3個航段,預計需要110餘天。第一航段在南海開展定位系統試驗,同時兼顧“南海深部科學計劃”,對海底生態系統、生物和地形等進行調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