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美國《科學》雜誌27日發表一份研究報告說,中國等國科學家通過科學鑽探項目對汶川地震主斷裂帶附近的地下水位進行了測量和分析,該研究成果或對汶川地震孕震機制和震後癒合提供新見解。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在餘震、滑坡和泥石流仍不斷發生的情況下,中國科技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震局共同組織實施了汶川斷裂帶科學鑽探項目,在有關地區先後打出5口600米至3400米深的鑽孔,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和大學共同參加了鑽孔中地下水位的連續觀測、數據採集和分析工作。
報告第一作者、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在讀博士生薛蓮告訴新華社記者,研究人員基於一號鑽孔中地下水位的連續觀測,計算出震後斷層地下水滲透率的時間變化,進而分析震後斷層破裂帶的癒合狀況。在歷時18個月的觀測期內,汶川地震帶的滲透率整體隨時間而逐漸減小。
薛蓮表示,這是第一次用水文方法連續觀測到斷層破裂帶震後癒合的過程。薛蓮解釋說,滲透率主要反映水在岩石孔隙中流動的快慢,地震產生的裂隙會導致斷層介質的滲透率短期增高。隨著震後裂隙癒合,斷層介質的滲透率逐漸減小。汶川地震帶滲透率的變化趨勢反映了震後癒合過程,這對於認識汶川地震的孕震機制及週期有指示意義。
地下水流動會對地震的破裂過程發生影響。研究人員發現,汶川斷層破裂帶的滲透率比已知其他地震斷裂帶的滲透率高,這表明汶川地震發生時,斷層附近有顯著的地下水流動。
此外,在滲透率整體隨時間逐漸減小的過程中,研究人員觀測到其他地震引發的地震波造成汶川斷裂帶滲透率增加的現象,這表明汶川地震的震後癒合也受到其他地震影響。
薛蓮表示,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項目是中國第一次圍繞大地震進行的科學鑽探,也是世界範圍內大地震後實施科學鑽探最快(震後178天)的科學研究。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項目總地質師李海兵說,下一步將不僅利用一號鑽孔斷層測溫來測量斷層的強度,也會對另外4個鑽孔進行類似的測量、分析和研究,從而更全面地了解汶川地震的發震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