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憑借著與韓國業已形成的牢固經貿關係,適時推進中韓雙邊自貿談判,中國可以借此撕開美日韓同盟的一道口子,也算是給了美日一個警告。”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韓國首任女總統朴槿惠的首次訪華之旅堪稱完美。除了中韓交流合作機制和朝核問題外,朴槿惠此行的最大收獲,就是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達成共識,深化經貿、綠色環保、服務貿易、高新技術等廣泛領域合作,盡早達成一個互利共贏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確保如期實現雙邊貿易額2015年達到3000億美元的目標。延長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期限,探討擴大本幣互換規模,深化金融貨幣合作,共同防範國際金融風險。
中韓之間加深經貿合作,無疑是一件合作雙贏的大好事。中韓建交21年來,貿易額比建交之初增長近50倍。中國是韓國連續多年的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國,韓國也成為中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國。2012年中韓貿易額為2563億美元,同比增長4.4%,創歷史新高。目前韓國經濟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越來越高,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對韓國經濟不啻於經濟穩定器。如果中韓自貿協定達成,對韓國企業來說,不僅可以贏得全球最大的市場,同樣可以接受日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的中國資本,為韓國經濟再添新動力。同樣,單從雙邊經貿關係看,中韓自貿協定對中國經濟也意義重大。從進口看,韓國高端科技產品相比日本及歐美產品更加價廉物美;從出口看,借助韓國這塊“跳板”,中國產品進入歐美日本市場可以少了許多歧視和麻煩,甚至大大降低成本。
有人樂見,就必然有人鬱悶。中韓自貿協定自然會觸動美國和日本的敏感神經。美國作為全球惟一的超級大國,原來可以傲視群雄,然而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讓世界警察感到了強大的壓力,美國人開始處處將這個東方大國作為假想敵,從內政到外交極力阻撓中國發展,甚至作出重返亞太的重大戰略部署。在經貿領域,中國希望能夠在亞洲主導建立起一個由多個自貿協定構建起的亞洲自由貿易體。中國東盟自貿區2010年全面建成啟動,2012年5月,中國與韓國啟動自貿協定談判,2012年11月,中日韓啟動自貿協定談判。美國人豈能善罷甘休,一方面借屍還魂,高調加入名不見經傳的TPP,並拉攏日本加入談判,全面介入並試圖主導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另一方面,暗中施壓,阻撓中日韓自貿區談判。
再說日本。日本向來是美國的“跟屁蟲”,積極配合併主動充當起美國重返亞太的先鋒。釣魚島爭端以後,中日關係從原先的“政冷經熱”變成了“政冷經冷”,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一再擱置。即使三國正式啟動談判後,日本官方也因美國人並不樂見,敷衍了事。此次韓國總統朴槿惠訪華過程中表現出與中國“自然親”,雙方就自貿協定談判達成共識。這無疑會讓日本很不爽。給美國人做跟班這麼多年,其實日本人也心知肚明,軍事上依賴美國給予核保護,這一點問題不大,因為這符合美國國家利益。但經濟上,日本在日美同盟中從來就沒撈到過什麼好處,廣場協議就是一個例證。安倍重新執政後,靠著“打雞血”一樣的無限寬鬆,暫時獲得了一定增長,但這種經濟模式顯然缺乏可持續性,發展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是日本邁不過的一道檻。如果說把日韓對華貿易比作一場競賽的話,日本顯然已經輸掉了先機。如果不調整策略加以因應,日本或許還將面臨一個“失落的二十年”。
中國有兩句古話,叫作“敲山震虎”“隔山打牛”。面對美國不斷收緊的圍堵,加強與韓國的經貿聯繫,中國這步棋走得不失務實與智慧。對於TPP談判,中國何不來個將計就計,一方面可以將TPP作為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契機,敞開談判大門,在談判過程中對美國試圖主導保持警醒;另一方面,務實推進與韓國等國家的實質性自貿協定談判。憑借著與韓國業已形成的牢固經貿關係,適時推進中韓雙邊自貿談判,中國可以借此撕開美日韓同盟的一道口子,也算是給了美日一個警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