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9日電/6月29日,台灣民主基金會在台灣大學舉辦見證台灣民主系列活動,邀請前“行政院長”郝伯村講演,遭到學生以舉大字報的方式喧嘩鬧場,場面一度相當混亂。在場聽眾質疑,這些學生似乎只准自己有言論的自由,卻以粗暴的方式妨害他人表達意見的權利。後來,在場的“監察院長”王建瑄特別發言,指稱台灣確實是比以前民主,但各方表現卻是每況愈下,人民的生活並未更好,難道這就是台灣人民所要的結果?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蔡逸儒近日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其實,過去幾年,經過兩次政黨輪替,大家正為台灣的民主深化感到慶幸,認為公民社會成形,民智已開,監督、制衡機制粲然大備,而憲政主義、有限政府的精神深入民心,台灣已經成功進入民主鞏固時期,但睽諸近期台灣各方表現,又不能不讓許多人擔心,台灣不但已經由西方的自由主義式民主快速地異化成為民粹主義,甚至還有民主衰退的可能,民主政治的某些弊端已然顯現。民眾必須深思,民主失衡的結果是否使得台灣的許多問題更加難以解決?
文章說,日前“立法院”荒腔走板的藍綠亂鬥,潑水、咬人、熊抱、扯發,讓台灣登上國際版面,雖然“立法院長”王金平對此有些緩頰的說法,但台灣形象再度受到重創仍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事後有人還能義正詞嚴地指責對方,說是一切抗爭都是師出有名,所有舉措都有充分的正當性,但素有大炮之稱的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早就把“立法委員”稱為三大公害之一,不知海內外的所有華文讀者看法又是如何?是否認為這些負面的台灣之光,也應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
另外,過去五年來,馬英九政府不能說是沒有戮力從公,但表現在外的卻是民意支持度屢創新低,無能幾乎成了大家共同的認知。政府沒有方向,缺乏步驟,不但興利無能,而且除弊無方,既不能說服民眾於前,又不能堅持政策於後,使得某些立意良善的改革往往無疾而終,全台公務人員從上到下都在窮忙、瞎忙、亂忙、無事忙,大家忙得不亦樂乎,但國家社會不但並沒有變得更好,反而是政府幾近失靈已成共識。豈不怪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