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謝長廷的“憲法各表”,依作者看法,其實應隱含著“一中各表”的意義,可說是另類的“九二共識”。不過,謝一直否認他的“憲法各表”有“一中各表”的內涵,但是他這次在香港提出這方面的看法,由於有了更清晰的解說,很難再讓外界來接受他的“否定論”,譬如他說:維持兩岸兩部“憲法”不會造成兩岸的分離,因為兩者之間有一種特殊關係;而且兩部“憲法”使兩岸有特殊關係,因為兩部“憲法”都有“中華”,在台灣行使的“中華民國憲法”是在大陸制定的,領土主權涵蓋大陸。
文章說,這段話對比馬英九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中領土規範來界定一中,更有異曲同工之妙。若加上謝再直接指明“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因為謝解釋說:後來“憲法”雖有條文增補,但原來的條文卻一條都沒有廢掉,應該還是有一中憲法的實質——這樣的說法,在廣義的內容上,真的就很接近因遵循1992年國統會所頒布“一個中國意涵”而形成的“九二共識”。
第三,謝長廷在深圳見到張志軍時曾說,兩岸人民應“創造共同記憶,共同面對世界,建立命運共同體”,這是民進黨在對付北京時長期慣用“只看未來不談過去”的立場。但是6月28日當他在剛抵達香港時卻說:“兩岸人民在文化和血緣上有長遠的同源關係,有了這樣關係的兩岸人民,不可能長期選擇敵對,選擇對立。”這段談話似乎有異於民進黨傳統立場,說明謝長廷還是選擇了對兩岸過去的緬懷,特別是兩岸過去共同的記憶。所以,謝長廷應該不完全否定兩岸過去的重叠,但更著墨於兩岸共同未來的創造。
文章說,因此,就上面的分析而言,作者認為謝長廷本次香港之行,是有意為民進黨在大陸政策尋求解套。但是回到台北,儘管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給予謝的表現在言辭上有所肯定,但是否會全盤接受謝的立場,可能仍存有變數。加上民進黨內仍有多數對謝的觀點持不同看法,所以,謝長廷在黨內面臨的挑戰仍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