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緬油氣管道示意圖(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7月12日電/美國《紐約時報》7月11日載文《中緬油氣管道,中國昂貴的一課?》,摘要如下:
6月23日,緬甸首都內比都,到訪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緬甸總統吳登盛舉行會談。為中石油集團陷入困境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出面協調,是楊潔篪此行的重要議程。
6月4日,中石油宣布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段工程建設全面完成,達到投產試運條件;原油管道緬甸段工程完成94%。據中國《財經》雜誌報道,中石油這一項目總投資或高達50億美元。不過由於緬甸當地居民和非政府組織的反對,完工或接近完工的管道項目並未順利開始向中國輸送油氣。
為了得到緬甸政府對該項目“順利實施”的支持,楊潔篪代表中方承諾,中緬油氣管道投入使用後,每年會在緬甸下載200萬噸原油(約合10%的管輸能力)和總輸送量20%的天然氣,以支持緬甸經濟社會發展。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上馬時的設想是,油氣全部供應中國,緬甸僅取得過境費。
中國國企在經濟發展滯後的緬甸投入巨資,似乎理應受到歡迎和優待,為何在項目實施中反而困難重重?回頭來看,中國大型國企為其對緬甸政局走向的誤判和應對失策,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2007年後,中國資本快速布局緬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時中緬政治關係緊密。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了英美等國提出的對緬制裁議案,為此緬甸電視台曾中斷節目專門感謝中國。緬甸軍政府與西方關係的惡化,為中國國企布局緬甸創造了機會,一系列大項目由此簽訂。2009年中緬政府簽署《關於建設中緬原油和天然氣管道的政府協議》,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從降生之始就帶上了強烈的政治色彩。
然而,2010年11月,緬甸舉行多黨制大選,軍政府將權力移交文職政府,緬甸民主化進程迅速開啟。前總理吳登盛獲選總統,釋放了民主派旗手昂山素季,並允許她重返政壇。作為聯邦制國家,緬甸各地方政府在經濟社會事務上有發言權,這一點在軍政府期間並未充分顯現,2010年後,地方政府話語權顯著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