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都不能忘記日本侵略史
在採訪中,鄭忠濟還強調,在日本投降前的1945年7月3日,他2002年挖掘的地皮突然轉為日本殖民者設立的朝鮮總督府所有,這間接證明該處地下有某種重要設施。還有一個證據是來自在這個地下兵工廠“做苦役”的勞工證詞。鄭忠濟介紹,根據他的調查,曾有900多名勞工花6年時間建設這個地下兵工廠,但建成後慘遭殺害,就被埋在這裡。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的民間組織曾於2011年8月遊行,要求政府調查門峴洞勞工遺骨問題,但未得到政府回應。這些民間團體的主要證據都是來自鄭忠濟。
《環球時報》記者電話詢問居住在釜山的一些華僑,他們表示,多年前通過韓國媒體知道“黃金百合”計劃這件事,但大部分覺得能挖出黃金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類似的尋寶在韓國很多,目的也十分複雜,“沒有成功的實例”。據了解,在鄭忠濟不在韓國的時間裡仍有人計劃在門峴洞探尋寶藏。韓國《國際日報》曾報道,2012年9月,一家企業向政府申請開挖地下埋藏物,獲得許可,但遭到附近居民反對,擔心發掘會導致滑坡和房屋受損。
遼寧自由撰稿人劉欣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據曾在大連資助過鄭忠濟、與他相處了一年多的朝鮮族律師李哲講,鄭是一個非常有個性、正直而倔強的人,他的一些紀實作品都體現出浩然正氣,他的《實說黃金百合計劃》可信度應當是比較高的。遼寧省“九.一八”戰爭研究會會長王建學教授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不能完全排除其真實性,因為朝鮮半島最先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從中國掠奪的大量財物也是通過鐵路運到朝鮮半島,再從釜山經朝鮮海峽運到日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者卞修躍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鄭忠濟的著作並非是有關日軍“黃金百合”計劃的第一次爆料。2004年,美國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和佩吉.西格雷夫經過18年的研究,著成《黃金武士——二戰日本掠奪亞洲巨額黃金黑幕》一書。書中所說的內容,與鄭著所提之事件相似,所不同的是,《黃金武士》中的計劃是將黃金運往菲律賓某處藏匿,而鄭忠濟的書則稱是運往韓國某地。但細觀這兩本書,都是傳奇的成分較研究與調研的成分為多,有關日軍“黃金百合”計劃的原始檔案只字未見。
遼寧社會科學院學者呂超在看了所有材料後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2002年曾看到鄭忠濟挖掘被日本掠走的中國黃金的相關報道,他個人感覺這件事“傳奇性很大”,但從新聞的角度值得關注,要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件事。呂超認為,鄭忠濟拿出很多材料,也表達了一些善意,比如,他表示從中國掠奪的財寶還是應回到中國人手中,強調了中韓都曾被日本侵略的歷史。卞修躍強調,不論這個韓國作家的言論是否真實,有一點是肯定的,在整個日本對外侵略戰爭期間,日本給被其侵略的國家和地區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空前浩劫,嚴重阻礙了受害國的社會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