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痛心的是,中國企業和商人在每次行動中都成為最大的受害者。幾乎所有案例都按著一個不變的老腳本在循環上演:俄方查扣中方貨物後,中方都會數次與俄外交部、內務部交涉,力爭要回被沒收的華商貨物,但收效並不明顯。而華商們卻喜歡用老辦法,即通過中間人象徵性地補交一點關稅,再給有關部門頭頭一筆好處費,然後贖回自己被查扣的貨物。等風頭過去,一些華商又會重操舊業,最多也只是從一個市場轉場至另一個市場,從一個城市轉移至另一個城市。這中間,真正思考在俄經營方式“轉型”的華商卻不多。
正是在這種僥幸心理的影響下,一些華商不是痛定思痛,而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痛,結果是一次次地得小利卻吃大虧。
中俄官方已合作打擊“灰色清關”
正如我駐俄使館商務處通報中所指出的,目前,俄方有關部門已把打擊“灰色清關”作為建設關稅同盟的重要任務。
2011年10月,俄白哈三國海關共同簽署了關於確認中國產商品海關進口統計數據的協議,並據此共同對入境關稅同盟區的中國產商品實行統一的海關統計。
今年5月16日,俄總理梅德韋傑夫在政府工作會議上呼籲,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與俄方保持密切合作,最大限度減小“灰色清關”帶來的風險,維護三國關稅同盟。他在會上強調,當前通過“灰色清關”進入俄羅斯的商品“數量驚人”,俄羅斯單方面難以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加強同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方面的合作。
中方也一直在打擊“灰色清關”問題上與俄方加強溝通、有效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