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鳴明在微博中解釋了與網友發生言論衝突的背景。他說,“監督和批評本身就是愛國的表現,但我發現,微博上有些網友在無限放大一些個案的意義,否定中國社會的整體進步。因此,我轉發點評了一條美國發生槍擊案的微博,本意是想說,任何國家都會出現一些極端個案,這是無法避免的,結果引發了一場爭議。”
他表示,“在微博上,不管有什麼樣的觀點,有話還是要好好說,有話好好說,觀點才會被更多網民接納,我是一個喜愛微博的普通網民,還是一個副省長,對自己說的話更要負責,更要注意,以後,有話好好說,從我做起。”
陳鳴明並未在長微博中回應財產公開一事,記者昨日向他詢問此事,他表示“目前不宜談”,並稱這幾天壓力“山大”,但不會就此退出微博,希望能在微博上與網友良性互動。
陳鳴明昨日微博中表達了對網絡批評和監督的看法。他認為,監督也需要理性,監督的目的是希望這個國家更好,不是希望這個國家垮掉。批評不是公共輿論的唯一功能,不該將批評神化,為批評而批評。
陳鳴明7月13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稱,對挨網民罵,“最重要的是和網民溝通要坦誠,不藏不掖。這樣,官員微博方能贏得理解。”
他覺得,如工作時間、個人精力都允許,黨政幹部應多開微博,特別是年輕幹部,盡可能實名認證,以壯大網絡輿論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