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
易充當腐敗掮客
國家行政學院2007年發布過“我國縣處級公務員科學素養調查與分析研究”的一項調查,其中顯示:縣處級公務員自稱相信“相面”這種迷信形式的比例最高,為28.3%;有超過半數(52.4%)的縣處級公務員,不同程度地相信“迷信”。
“我們國家選拔幹部類似‘伯樂相馬’,而不是公開競爭的‘賽馬’,這使得官員升遷,更具有不確定性和神秘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認為,官員迷信“大師”多是為自己仕途升遷,在現在的幹部選拔制度下,人為因素的存在,使得環境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強,促使官員利用預測工具來改變自己。
“假設選拔制度是公開考試形式,官員會把寶貴的時間用來學習和補充知識,用於處理政務,而不是寄托於大師的預測。現在幹部選拔是醞釀決定的方式,摻雜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任建明認為現行制度下,幹部的選拔缺乏公開而充分的競爭,歪門邪道因此應運而生。
對於“大師”為官員卜卦、看風水的行為,其本身並未觸犯法律,而從官員角度來講,卻違反了黨的基本要求,是對“無神論”的挑戰。在實際研究中,任建明發現一些“大師”在宣揚封建迷信的過程中,往往扮演的是腐敗掮客的角色,利用手中極其廣泛的關係網,豐富的人脈資源,建立官員和商人勾結的渠道。
“從過去的腐敗案例來看,‘大師’為了滿足其需要,牟取錢財,而官員為了仕途,提供錢財,背後往往能挖出嚴重的腐敗問題。”對於利用權力腐敗,嚴重違反黨紀和法律的行為,任建明認為,諸如官員追捧王林這樣的“大師”,已經成為了現實版的造神運動,在官商當中愈演愈烈。要通過群眾舉報,來揭發官員私下的“變相腐敗”行為,而根治這種行為,還必須依靠法律來嚴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