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潮級常規潛艇回港。 |
近日,外國某知名軍事論壇報道了中國海軍最新綜合實驗潛艇的相關消息。據稱,該潛艇長92.6米,寬10米,最大潛深200米,水下排水量6628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規潛艇,超過此前世界上最大的現役常規潛艇——日本海上自衛隊蒼龍級(水下排水量4200噸),也超過此前史上最大的常規潛艇——二戰時日本的伊-400潛艇(水下排水量6560噸)。近年來,我國周邊國家紛紛發展潛艇,甚至連海軍力量薄弱的菲律賓都放出“要買一艘美國潛艇”的話。潛艇在亞太地區具有怎樣的意義?周邊各國水下部隊實力如何?本期為您解讀。
戰略評估
亞太地區潛艇現擴張之勢
由於潛艇具有隱蔽性、突然性,增大了海戰中的變數。兩次世界大戰中,海軍相對弱小的德國對抗英國,採用“無限制潛艇戰”襲擊英軍補給線,都曾使英國非常頭疼。
當今亞太地區,美國“一超”獨大,中俄日印朝韓諸強並立,中小國家也都有各自的領土和利益訴求,交織糾葛。雖然很少出現海戰,但以武力為後盾的對抗、牽制異常複雜。海上爭衡,實力就是硬道理,對於弱國而言,存在一艘或幾艘潛艇,可以對強鄰的艦隊造成理論上的威脅。而對強國而言,有一支神秘莫測的水下部隊,也能使對手更加摸不清自己的虛實,同時擴大己方海軍的作用範圍。近來亞太地區各國爭端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包括潛艇在內的海軍部隊出現“擴張”之勢也就理所當然了。
各國潛艇的競爭,既有數量的比較,更是質量的比較。潛艇與潛艇,個體性能差異是巨大的。潛艇按照發動方式,分為常規潛艇和核潛艇。過去常規潛艇以柴油燃燒作為動力,需要消耗大量氧氣,因此通常高速行駛幾十海裡或低速行駛幾百海裡就得浮上來充電。新一代的常規潛艇,則通過先進設備,實現無須空氣的推動,從而使得潛行時間大增,這類潛艇稱為AIP潛艇(無須空氣推進潛艇)。而核潛艇以原子能為驅動,續航距離高達20萬海裡(能繞地球幾周),戰鬥力遠遠超過常規潛艇。目前全球只有“五常”(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印度共6個國家擁有核潛艇。潛艇從功能上劃分,則可分為攻擊潛艇(以魚雷攻擊敵艦,以巡航導彈攻擊陸地目標)和戰略潛艇(用彈道導彈攻擊戰略目標),後者具備核打擊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