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亂象叢生的“文物”收藏劍指何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3 08:45:24  


 
  專家表示,很多買家在對古玩並不了解的情況下就貿然出手,浮躁的買家讓這個市場越來越浮躁。浮躁之風後面緊跟的就是文物造假的龍卷風。現在的古玩收藏市場,已經不僅僅是文化底蘊與收藏愛好,而是淪為賺錢的工具。

  盛世收藏,老百姓有錢投資文化自然是好事,但是這裡面水實在太深,又有多少人能知曉背後湧動的暗流呢?而支撐這個市場的正是已高度成熟的制假、造勢、拍假、假鑒、護假的完整鏈條。在熱錢汹湧、全民痴狂的背景下,“流通”是第一位,“真假”永遠排在最後。

  所以,出現了去年網上盛傳的一張“中國文物造假地圖”。而贋品出爐後,在造勢環節,“故事”、名家鑒定、圖册宣傳必不可少。“故事”被圈內稱作噱頭,杜撰一個離奇的故事給贋品,增加它作為“文物”所攜帶的歷史信息容量,從而提高身價。

  業內人士指出,按理,在銷售環節,鑒定專家是判定真偽的“法官”;在維權環節,鑒定專家的意見是買家挽回損失必不可少的證據。但近年數個醜聞下來,這個隊伍、包括最頂級的泰山北斗,幾近全軍覆沒。而《拍賣法》的“免責條款”更使拍賣公司知假拍假。

  面對著日益龐大的假文物產業鏈條,我們該如何應對?首要就是完善專家體系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從假文物流通的各個環節上進行規範,再加上執法隊伍嚴格執法,最終才能讓文物仿制市場規範,讓假文物越來越少。

  文物需要保護,藝術需要傳承。文物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多的是藝術的傳承與歷史的回顧。只有看待好了這個問題,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收藏文物,才能將文物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更好地傳遞給後人。

  (來源:中國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