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美國對俄羅斯接受斯諾登臨時避難反應強烈,不僅官方表示“極度失望”,有美國議員表示這是俄羅斯打了美國一個“響亮的耳光”。作為中國媒體,我們欣賞俄羅斯的舉動,這也是世界輿論對俄羅斯庇護斯諾登的大多數態度。
環球時報3日社評說,美國的確受到了羞辱,這是因為它把本國霸權的標準定得過高。美國不斷庇護非西方國家的反叛者,但自冷戰結束以來,鮮有其他國家收留美國的反叛人士。美國把這種一邊倒的叛逃和收留看得天經地義,它很難承受相反的刺激。
斯諾登事件幾乎開了另一種先河,它未必就能帶出系列模仿,但這對美國是很負面的信號。
如何給斯諾登事件定性爭議重重,他被不同人說成叛國者和美國自由價值觀的真正捍衛者。但一名美國國家行為的揭露者出走他國,受到政府全力“通緝”,而有國家站出來公開拒絕配合美國,向被“通緝”者提供庇護。這個完整的故事帶給世界強烈印象,它的象徵意義十分豐富。
俄羅斯這樣做在世人面前為本國形象加了分,在其國內也為民眾的信心注入特殊的強心劑。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的全球形象大致降為二流國家,普京的大多數強硬做法並未受到美國太多重視,西方在骨子裡對俄羅斯是蔑視的。莫斯科這次收留斯諾登真正刺痛了美國,展示了俄羅斯對本國實力的空前自信。俄對美國的各種威脅不為所動,讓美國拿它沒辦法的尷尬和無奈充分暴露於天下。
俄收留斯諾登可以是美俄之間不共戴天的大事,也可以是兩國找機會就可下台階的小事。美國很可能最終選擇後一種處理方式,從而使俄羅斯得了很多好處之後,付出的代價極小。
但這件事的確會給美俄關係留下長期陰影,加劇兩國對彼此是潛在敵人的戰略認識。美國曾對普京再度當選不加掩飾地表現出反感,導致了普京和奧巴馬相互缺席在對方國家的重要峰會。現在莫斯科公開庇護美國高調追剿的叛逃者,美國當局同普京政府化解怨恨將難上加難。
美俄關係為我們提供了對美外交的一種樣本,它在測試美國的忍耐力和底線,也在測試21世紀大國關係是否像冷戰時期那樣敏感和衝動,是否會因為一個具體摩擦而輕易失控。
中美和俄美關係有相似性,但也有所不同。中國顯得更克制、隱忍,俄羅斯更直來直去。結果是中美關係更龐大、複雜,俄美關係則單調而旗幟鮮明。很難說這兩種做法哪樣更好,因為中俄的實力構成和性質差異很大,中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俄美的交道則小得多。俄羅斯資源和技術能力都超級雄厚,“萬事不求人”的心態很重,它不是對西方全面開放的國家。
如果當初中國收留斯諾登,會怎麼樣呢?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至少值得我們認真回味、思考。與俄羅斯情況不同的是,美國有更多反過來“整”中國的辦法,這一情況同樣需納入考慮。
斯諾登事件不會很快平息,它對世人認識美國政府的真實道德操守和觀察美國面對衝突時的戰略意志都會提供特殊機會。與美國打交道,需要把它看得更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