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6日電/“隨著中國外交部長王毅4日結束對越南的訪問,菲律賓成為中國外長唯一沒有訪問的南海領土聲索國”,香港《南華早報》5日報道稱,“但菲律賓沒有放棄,並請越南外長帶口信,邀請王毅訪問馬尼拉”。文章稱,8月2日在同駐馬尼拉外國記者的會面中,一直在南海問題上和中國硬碰硬的菲外長德爾羅薩里奧似乎展現出“溫和的一面”,並對外宣稱尋求和中國保持“寧靜的關係”。
《南華早報》稱,自今年3月上任以來,王毅已經訪問了東盟10個國家中的7個,只剩下3個未訪問國——柬埔寨和緬甸一直和中國交好,得到了中國慷慨的援助和投資,而菲律賓則受到中國“冷落”。報道稱,6月30日在文萊召開的東盟外長系列會議上,中菲外長曾“激烈交鋒”,菲外長德爾羅薩里奧對中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表示“嚴重關切”。而菲律賓將南海問題告上國際海洋法法庭的行動更是激怒了中國。但8月1日,菲越外長在馬尼拉會談時,越南外交部長範平明問德爾羅薩里奧:“中國外長要訪問越南,你有什麼口信要帶嗎?”菲外長回應稱,“請轉告,我正在等待邀請中國外長訪問馬尼拉的積極回應”。
據中國外交部5日消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應詢向記者表示,中國與東盟各國已同意在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框架下探討推進“南海行為準則”進程。中方對制定“準則”一直持積極、開放態度,同時注意到最近各方對如何推進“準則”進程有多種議論。中方的看法是:一要有合理預期。一些國家提出“速成論”,希望一天就談成“準則”,這既不現實,也不是嚴肅認真的態度。“準則”涉及多方利益,其制定需要一個細致複雜的協調過程。二要協商一致。推進“準則”應參考制定《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經驗,尋求最廣泛共識,照顧各方舒適度。不應把個別或幾個國家的意志強加給其他國家,強扭的瓜不甜。三要排除干擾。中國與東盟國家以往曾幾度探討過“準則”,但因受到干擾而中止。各方應多做有利於推進“準則”進程的事,為此創造必要的條件與環境,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四要循序漸進。制定“準則”是《宣言》中的規定,“準則”不能取代《宣言》,更不能撇開《宣言》另搞一套。當務之急是繼續落實好《宣言》,尤其是積極推進海上合作。在此過程中,協商確定制定“準則”的路線圖,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